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行政>教育局文件>教育局文件>详细内容

教育局文件

遂昌县2014年初中毕业生 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意见

作者:基教科 文章来源:遂昌教育局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04-17 字体:

 

遂教发〔201431

 

县属学校、各乡镇(街道)中小学:

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规范高中招生秩序,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根据《丽水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意见》(丽教基〔201432号)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现就我县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组织形式

2014年全县继续实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初中学业考试”)。初中学业考试性质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时的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反映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初中学业考试科目设置与命题、阅卷

(一)初中学业考试科目设置

1.文化考试

初中学业考试的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思品(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共五科: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卷面分数

考试形式

6

11

上午

9001100

语文

120

闭卷

下午

130330

数学

120

闭卷

410530

社会·思品

80

开卷

6

12

上午

9001100

科学

180

闭卷

下午

130310

英语

12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

闭卷

初中地方课程内容列入“社会·思品”考试范围,包括省、市两级地方课程,共占10分左右。各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技能测试

1)体育测试。体育测试按《遂昌县教育局关于组织2014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通知》(遂教发〔201412号)执行,满分30分。

2)实验操作测试和信息技术测试。由各初中学校自行组织对学生进行测试,成绩按APE三个等级呈现,分别代表优良、合格、待合格。测试工作须在四月初完成。县教育技术中心将对初一、初二学生的实验教学情况和初三测试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列入校长业绩考核和学校发展性评估。

3.总分

初中学业考试成绩总分设总分1、总分2、总分3:总分1=五科文化考试之和,满分620分;总分2=总分1+体育成绩,满分650分;总分3=总分2+优惠加分。

(二)文化考试命题

今年我市初中学业考试的文化考试命题采取与兄弟市联合命题的方式。命题依据为《201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命题注重与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能力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阅卷与成绩评定

1.阅卷工作由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统一组织,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进行。

2.考试成绩以分数制和等级制两种方式同时呈现。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等级分为ABCDE五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及格”,其中“优秀”为15%左右,“良好”为30%左右,“待及格”控制在5%以内。各等级所对应的分数线由县教育局统一划定,等级制成绩由各初中学校记录到电子学籍系统中。学业考试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可参加各初中学校自行组织的补考,补考成绩作为毕业评价依据。高中招生采用分数制成绩。

三、初中学业考试报名

1.本县初中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学校所在地报考的,由学校通过学籍系统集体报名;回我县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历届生,须持本人《学生基本信息》表(由学籍3.0系统打印)和户籍证明到县招考中心报名。

2.遂昌中学自主招生的学生不再参加2014年丽水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其初中学业水平成绩由学生所在学校根据各学期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励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按评价等级记入电子学籍系统。

3.一个学籍只能报考一次。高中在校生不得报考。

4.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外省籍在我县务工人员子女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可以参加我县学业考试报考,并参加我县高中录取。报名审核工作由县招考中心负责。

1)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在本县有合法稳定职业;有合法稳定的住所;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一年及以上;

2)随迁子女在本县连续就学一年及以上(注册有我县学籍)。

四、综合素质评价

(一)认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检测初中毕业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机构,对全体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二)综合素质评价应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校应当依照所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内容,全程、全面、客观、公正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内容包括各学期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表现、奖励情况、反映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获奖证书等。2014年应届毕业生应有三年(201120122013学年)的学生成长记录。

(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综合评语”和“等第测评”两部分组成。“等第测评”共分四个模块: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劳动与技能(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探究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操作)。等第的认定分为APE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良、合格与待合格。其中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的测评由各县按各自制定的方案执行,评定结果纳入上述相应模块,并记入学生电子学籍“学生成长档案”。 2014评价按《遂昌县2013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实施,不再另行发文。

五、招生优惠

按照《丽水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丽水市2014年高中段学校招生优惠政策>的通知》(丽教基〔201412号)执行。

六、高中招生录取工作

1.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按分配生、普通生、民族生、县内择校生、特长生五个类别申报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申报工作另行文),丽水中学、缙云中学委培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确定。

2. 为切实加强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支持普通高中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多样化特色办学,决定进一步开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自主招生按照《丽水市教育局关于2014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的意见》(丽教基〔2013150号)执行。

3.公办普通高中要立足当地招生,不跨县(市、区)域招生。

4.继续实行音体美特长生、少数民族计划单列等招生制度。

5.继续实行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分配生制度,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的分配生招生指标达到招生计划(不包括三限生)的50%以上。分配生分配方案另行发文,并向社会公布。具备报考所在初中学校连续两年以上学籍的应届毕业学生可享受分配生政策。

6.择校生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并以学校为计算单位。三限生招生比例控制在计划内公费生数的10%以内。

7.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统筹协助,确保普职招生大体相当。遂昌职业中专要严格按照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专业课师资、实训条件等因素申报招生计划。市内中等职业学校的3+2五年制、五年一贯制和跨区域招生的具体方案由市教育局另行发文。

8.遂昌中学自主招生以外的学生,均须参加初中学业考试,未参加初中学业考试的学生将不能取得《浙江省义务教育证书》,不得被普通高中录取。

9. 考生必须按规定报考,所有考生的报考信息和志愿填报信息(含放弃填报志愿)的纸质文本需经考生和家长进行书面确认,并报招生考试机构备存。

10.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应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适者录取”的原则。既要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总体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某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

11.普通高中录取工作仍实行学业考试成绩统一公布后,按照招生“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考生志愿统一录取。招收特长生计划的学校,应制定测试方案,报县教育局批准,并向社会公布。测试应在学业考试前完成,入围名单经公示后报县教育局。

12.综合素质评价等第为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所有要求升入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第需达到2A2P及以上。

13.高度重视高中段民族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初升高比例,努力推动高中民族教育的发展。

七、普通高中新生学籍录入及审核工作

1.普通高中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计划外招生。计划外招生不能取得学籍。

2.普通高中招生分预录取和退录补录两个阶段完成。在6月底前各县(市)上报新生录取库,完成招生预录取工作,7月底前完成退录补录工作,高一新生学籍库随即锁定,于815日前完成新生学籍迁移工作。

3.规范学籍变更管理。一般普通高中不得向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转学。普通高中学生转学必须经县教育局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批准,电子学籍方可进行变更。

4.对违反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未经就读地和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双方同意,擅自到外地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得办理学籍变更手续,不得转接学籍。

八、其它配套制度

初中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通过制度创新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应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培训与考评制度等,杜绝腐败现象。

1.公示制度

初中学业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优惠加分名单、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要求、考试费用、高中招生办法(含收费标准、退费办法、贫困学生的补助办法)等,应提前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中考改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诚信制度

建立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和高中招生的诚信机制。各级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考试诚信教育,参加施考、监考、阅卷、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3.培训制度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明确各项目测评和综合评语撰写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统一标准和尺度。提高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确保权威性与可信度。

4.监督机制

纪检监察、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对初中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实行领导责任制,同时制定相应制度,实行社会监督。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县教育局或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各校要严格遵守招生规范。对严重违反招生规定,扰乱招生秩序的行为,将根据人事管理权限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考评制度

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的领导。建立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工作考核制度,对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进行评价和考核,学籍管理、实验教学与测试情况将列入教育局对学校的考核。

九、附则

本《意见》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附件:丽水市2014年高中段学校招生优惠政策

 

 

                                                             遂昌县教育局

201441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