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用心做老师

作者:刘根华 文章来源:实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1-03 字体:

  10月25、26日,我参加了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周末安排这样的活动,虽然会产生一点抵触情绪,但是到会后,我还是十分认真地听完了报告。内容说不上精彩,但这三位老师都来自班主任工作第一线,所谈经验来自他们的积累和提升,和我平时的工作有一些共鸣之处,引发了我对自身工作的思考,算得上是比较有意义的一次培训。
  报告会,让人有感动的地方,这种感动,不是朱永春传奇式的经历,也不是陈如进老师丰硕的教学成果,而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共性。这一共性,就是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对教育的极端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上。老师的成功和明星、政客的成功不同,没有太多的偶然性,有影响力的老师,必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学校、对学生、对教育永远有火一样的热情,对工作始终处于一种狂热状态。和他们相比,我觉得我并不缺文凭和专业知识,也不缺聪慧的头脑,更不缺机遇,我缺的就是这种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的崇高精神,他们真正做到了把心血放到了教育上、把智慧放到了他们的学生身上。
  让我感动的第二个方面,是他们比大部分人都要更加顽强的意志。尤其是来自桐乡的朱永春老师,竟然能坚持不懈地读完四门学科的自学考试,让人赞叹让人钦佩。联想到自己也参加过自己考试,虽然最后读完了一个学科的专科,但中途产生停学的念头不少于三次。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都有待科学的验证,那么“人之初,性本惰”绝对是真理。我之所以平凡,就是因为我逃不脱与生俱来的懒惰本性,不能象他们一样坚持不懈地把工作做到完美。虽然也常常有像他们一样崇高的时候,有愿意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教育中的时候,但我的崇高往往集中在每年的开学,随着时间慢慢削减。因此我认为老师是一份最实在的职业,不会像经商那样有很多的机遇可言,它总是遵循最古老的法则: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
  以先进老师的境界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可能是自认为得到承认太少,因而对学校的要求太多,对工作的抱怨太多;可能是受到激励不多,对教育热情太少,对事业投入太少。
  最后,总结我要表达的意思。我认为,做老师,做班主任,是十分复杂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效仿,也不必去学习什么方法,学生的差异、学校的差别,决定了每件事都需要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但是,做老师、做班主任也是十分简单的工作,如果学到了对教育的热情、做老师的崇高精神,如果能真正用心做老师,就没有管理不好的班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