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诚信、明诚信、行诚信
知诚信、明诚信、行诚信
————诚信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准备
(一)活动背景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道德规范。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诚信视作修身养性、立业交友的根本。因此,诚信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教育学生从小明礼诚信,实事求是,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而现有学生对家长、老师撒谎,如作业没做,就编一些理由,对自己犯了的错误不承认等;对同学不守信,答应了同学的事不按时做到,甚至有的骗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一些不良行为。为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教育学生从小明礼诚信,实事求是,特进行此项活动。
(二)活动目的
弘扬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活动任务
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领会诚信的内涵,消除同学们对诚信的模糊和错误认识,改变一些有悖于诚信的不良言行,营造宣传诚信、学习诚信的浓郁教育氛围。
二、活动进程
(一)知诚信
1、教师讲解何为诚信?
2、学生收集诚信警句、格言
3、读诚信警句、格言
如:A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出自《礼记•儒行》。
B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
C 不诚实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D.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出自《孟子。离娄上》
C.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规》。
(二)明诚信
1、听诚信故事:
《曾子杀猪》《郭沫若与芭蕉花》 《华盛顿与樱桃树》
《汽车维修店》《晏殊信誉的树立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
2、进行《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的辩论会
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班队课由正反两方代表就“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进行辩论。
(三)行诚信
1、写诚信誓言及体会,
A、在“以诚为本,以信立人”的签名卡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同时写下“诚信,从我做起”、“诚信,心中不灭的明灯”、“诚信方能成功”等诚信誓言。
B、“诚信”主题征文活动。使同学们梳理、检查自己的诚信思想,尽情书写诚信。
2、制定诚信评价机制,对同学进行诚信评价。
3、小手牵大手,带动家人讲诚信。
三、活动成效
此次活动进行顺利。在“认识诚信”环节中学生懂得了诚信的意义,通过“读诚信警句、格言”、“听诚信故事”明白了诚意的重要及如何将诚信。在《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的辩论会中同学们唇枪舌剑,分别对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进行了有力的陈述,同学们从中也认识到是否扯善意的谎在于对事态的认识及对对方的那份爱。活动后共收到活动体会40余篇,同学们用不同的文章体裁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看法。
四、活动评价(反思)
通过活动,学生领会了诚信的内涵,对诚信有了一些认识,对自己曾有过的一些有悖于诚信的不良言行有了羞愧之心,懂得了人应该从小讲诚信,讲诚信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并且希望人人讲诚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诚信立教,以“热情、关爱、公平、宽容”为执教思想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执教规范,为人师表,在诚信教育中形成科学,现代,文明的施教方法和态度。学校诚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加大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益。
————诚信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准备
(一)活动背景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道德规范。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诚信视作修身养性、立业交友的根本。因此,诚信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教育学生从小明礼诚信,实事求是,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而现有学生对家长、老师撒谎,如作业没做,就编一些理由,对自己犯了的错误不承认等;对同学不守信,答应了同学的事不按时做到,甚至有的骗同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一些不良行为。为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教育学生从小明礼诚信,实事求是,特进行此项活动。
(二)活动目的
弘扬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活动任务
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领会诚信的内涵,消除同学们对诚信的模糊和错误认识,改变一些有悖于诚信的不良言行,营造宣传诚信、学习诚信的浓郁教育氛围。
二、活动进程
(一)知诚信
1、教师讲解何为诚信?
2、学生收集诚信警句、格言
3、读诚信警句、格言
如:A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出自《礼记•儒行》。
B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
C 不诚实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D.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出自《孟子。离娄上》
C.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规》。
(二)明诚信
1、听诚信故事:
《曾子杀猪》《郭沫若与芭蕉花》 《华盛顿与樱桃树》
《汽车维修店》《晏殊信誉的树立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
2、进行《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的辩论会
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班队课由正反两方代表就“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进行辩论。
(三)行诚信
1、写诚信誓言及体会,
A、在“以诚为本,以信立人”的签名卡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同时写下“诚信,从我做起”、“诚信,心中不灭的明灯”、“诚信方能成功”等诚信誓言。
B、“诚信”主题征文活动。使同学们梳理、检查自己的诚信思想,尽情书写诚信。
2、制定诚信评价机制,对同学进行诚信评价。
3、小手牵大手,带动家人讲诚信。
三、活动成效
此次活动进行顺利。在“认识诚信”环节中学生懂得了诚信的意义,通过“读诚信警句、格言”、“听诚信故事”明白了诚意的重要及如何将诚信。在《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的辩论会中同学们唇枪舌剑,分别对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于诚信进行了有力的陈述,同学们从中也认识到是否扯善意的谎在于对事态的认识及对对方的那份爱。活动后共收到活动体会40余篇,同学们用不同的文章体裁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看法。
四、活动评价(反思)
通过活动,学生领会了诚信的内涵,对诚信有了一些认识,对自己曾有过的一些有悖于诚信的不良言行有了羞愧之心,懂得了人应该从小讲诚信,讲诚信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并且希望人人讲诚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诚信立教,以“热情、关爱、公平、宽容”为执教思想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执教规范,为人师表,在诚信教育中形成科学,现代,文明的施教方法和态度。学校诚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加大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