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推普周”主题活动——“啄木鸟”在行动
调查人员:实验小学四年级“啄木鸟行动”小组成员
调查时间: 2010年9月17日下午
调查区域:遂昌县城街道
辅导员:蓝云长、刘波、袁香梅、潘伟英、张芳城
2010年9月17日下午 ,实验小学四年级的部分学生在 蓝 老师带领下,去指定路段参与实践活动。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但是同学们的认真劲丝毫没减,在东街和北街的两边搜寻着用字不规范的招牌、广告等。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现代的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那些现代的字使现今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把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了。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找出不规范用字40余处,我们将其归类整理,大致情况如下:
1、使用繁体字。
本次调查中使用繁体字的不规范用字占了绝大多数。一些企事业及党政机关名称用字就使用了繁体字。比如 “中国税务”的“国”和“务”等等。还有一些酒店、宾馆的招牌使用了繁体字。再一个就是沿街店面的一些招牌和广告牌有使用繁体字情况,我们发现特别是一些古董店,如“珍宝轩”等。
2、使用别字情况
此类情况不是很多,仅有一例。是一家服装店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依衣不舍”的字样。这是店家故意使用别字以达到广告效应。
3、使用错字情况
此类情况有五例:一是零售店铺门口的招牌上写作“另”售;二是家具店门头上的大幅匾额上写成家“俱” ;三是装潢店门口玻璃上贴着:装“璜” ;四是一收废铁处的墙上用红漆写着:收铁“肖”;某快餐店菜单上有:炒鸡“旦” 。
4、使用近音字情况
此类情况有两例:理发店横额上是“爱情魔发师”(法);舞蹈培训处楼外的横幅上印着“舞与伦比”(无)。不规范用字情况大致总结如上。本次调查中在我们的调查区域内尚未发现使用二简字和异体字的情况。
三、原因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社会用字中不规范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分类究其原因如下:
1、使用繁体字的情况
这是不规范用字中频率最高的一种情况。可以看出我们在社会用字上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加上我国早期的一些出版物有用过繁体字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一时还难以消除。另外繁体字笔画较多,书写起来能给人一种典雅的美感,视觉效果较好,估计这也是人们喜爱使用繁体字作招牌字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古董店更是首选使用繁体字,以增加其古色古香之味。但繁体字不易辨认,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2、使用别字情况
使用别字的现象在我们的调查区域内不算太多。主要是店家为了追求一种广告效果而使用别字来代替成语或熟语中的一些字。在公共场所这样用字,会起到扰乱视听的不良作用。
3、使用错字情况
公共场所使用错字来做招牌的情况不容忽视,像这样容许错字出现在招牌或广告牌上的现象反映了有些人对规范使用社会用字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是漠视。
4、使用近音字情况
使用近音字的情况不是太多,可能也是商家为了与本店面内容相关而故意用的,是为了吸引顾客。
四、整改建议
本次行动是我校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了学校周围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还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种不规范的社会用字的氛围会对我中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让他们没有一个足够好的接受、传承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环境。因而整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现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本次行动的调查部分我们已经完成,但后期的整改才是更为重要的。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政府行为和有关城管单位的落实,整改工作才会得到有力的保障。
2、为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和整改的质量,整改后还应组织实施一次调查。
3、应广泛宣传文明规范使用社会用字的一些相关规定和意义,让人们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自觉的来营造和维护文明规范使用社会用字的良好氛围。建议发放一些相关宣传资料,以期社会的理解,并达到宣传的作用。
4、这次整改工作我们觉得应把制作广告牌、招牌的一些广告商作为重点单位,可以说不规范用字的源头就在这里。
五、活动剪影。
学生自己出的板报成为推普的好园地
学生们在校园里寻找规范用字情况
学生们走上街头寻找不规范用字情况
街头部分不规范用字
这是孩子们在家庭身边寻找的不规范用字
在老师的指下进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