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乡中心小学二○○八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学校的效益和质量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的办学思想,端正办学行为,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立足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从常规抓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把学校办成“校园美、设施齐、校风好、质量高、有特色”的农村示范性小学。
二、工作目标:
1、明确“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学生为本,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入手,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立足课堂,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2、强化德育工作,以“星星卡”工程为基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少先队组织为阵地,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突出德育创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加强班主任管理和住校生管理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努力创建一个“家长放心、学生安心、教师顺心”的和谐校园。
3、坚持“制度保证,预防在先”的安全工作思路,以“星级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继续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推动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增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实效性,提高安全教育水平和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4、深化“畲乡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发,深入挖掘畲乡民间传统和特色文化资源,努力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知名度
5、坚持服务意识,提高后勤管理质量。深化食堂改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能正常运行。
6、加强幼教管理和改革工作,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幼儿入园率,创设良好条件,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幼儿在园生活,使其健康的成长。
三、工作策略
(一)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创建和谐关系。
1、完善学校工作制度,增加透明度,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教师信任度、认可度。
完善学校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公开、公平、民主。使教师明确职责,并能各司其责。学校领导在开展工作时,做到先沟通、多沟通,尊重老年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克己奉公,以德服人;深入实际,明辨是非曲直,广开言路,审时度势,宽严不误,讲团结、讲协作。使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责、献计献策。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全体教师要树立“五种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提高“五种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讲究“三个方面”:和谐、奉献、绩效。
学校鼓励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与书为友,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开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六个一”为载体,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和专业化成长。引导教职工视校为家,树立校荣我荣、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沟通,调整心态,消除隔阂,凝聚团结教职工的心形成学校工作、教育的合力,求同存异,合力兴校,合力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二)立足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1.开展以听课、评课、专题式教研、课后反思、小论文评比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多形式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尽快成长的一条捷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以培训促规范,以培训促提高”,学校将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主要内容如下:(1)开展一堂集体听课、评课活动。(2)开展专题式教研活动,(3)开展课后反思、小论文的评比活动。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用几年时间能步入乡级前列。立足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1)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管理,抓教学常规的落实。(2)立足课堂教学,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校本培训,组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推进新课程改革。(3)加强教育教学科研,走科研兴校之路。
3、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提高工作责任心和管理艺术,创建班级特色。改革班队活动课的形式,发挥班集体-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4.重视学科竞赛,强化管理,使学科竞赛继续取得优异成绩。学科竞赛,是我校的一个强项,要继续加强学科竞赛方面的制度建设,让教师能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三科竞赛,特长运动会、综合运动会、古诗词等学科竞赛中,并继续取得优异成绩。
(三)、抓养成,重坚持,健全学生人格,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1、以“坚持就是习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整合“星星卡”工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读书教育等活动,深入细致地开展“争卡创星”活动。(1)深入细致地开展“星星卡”活动和“行为规范示范生”、“ 行为指导生”评选活动。(2)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学校大队部、红领巾理事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的优势,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开展贴近儿童少年生活的体验活动。(3)扎实开展读书教育活动。(4)继续抓好传统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5)深入开展“ “四个一”活动。
2、完善预防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整合德育资源,确保学生健康成长。(1)实施德育导师制,落实全员育人机制,做好“留守孩”、“外来学生”等弱势群众体的教育。(2)抓好法制教育,完善警校共建制度。(3)加强家校合作机制,做好农村德育辅导员工作,重视家庭教育,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4)做好助学教育券、爱心营养餐券的发放工作。
3、加强对住校生的管理。做到关爱住校生,使其在校学的舒心、玩的开心、家长在家放心;按时作息,严守纪律,天天点名,天天查铺;团结友爱,生活自理,讲究卫生,不拿他人物品;节约粮食,爱护公物,不乱用零花钱。
(四)牢记安全第一,防范为先,打造星级平安校园。
1、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教育知识,掌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校全员人人都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养成自觉的安全行为。
2、建立学校安全教育宣传阵地,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利用形式多样的途径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形成学校教育的舆论氛围,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3、重视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让知识守护学生快乐成长。
4、密切注视校舍设施安全。在学校醒目处建立固定的安全教育警示栏,注意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与管理,密切注意网上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及早宣传教育。
5、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防中毒,确保学校食堂饮食安全。
6、各科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与学生全员结对,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记好安全结对生的教育,帮助记录。
7、加强消防工作管理。配备消防器材,禁止学生鸣放烟花爆竹,禁止学生火柴、打火机进入校园。
9、提高警惕,预防校园侵害,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加强夜间巡逻,严把校门关;切实做好住校生管理,把好房门关。
10、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实施好“放心车工程”,规范周末学生班车管理。组织好路队,戴小黄帽上路,严格制止12周岁以下学生骑车。
(五)、以科研为先导,做好“畲乡文化”研发工作,打造特色品牌
教科室要深化“畲乡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发,结合“体育、艺术2+1项目”, 深入挖掘畲乡民间传统和特色文化资源,并进一步加强“畲娃山歌会”、“畲乡民乐坊”、“民族体育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点:落实科研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教科室要认真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抓好课题研究的检查、指导与督促等过程管理工作;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及信息发放和宣传工作。
(六)规范后勤管理,保障 学校 教育 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1、加强绿化管理,种树种草,开展创文明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与绿化管理工作
2、加强校产管理,做好校产维修和校产维护工作。
3、做好各项教研活动中的后勤服务工作。
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水电管理,严防事故发生。
5、加快食堂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好食品采购、验收、仓储、加工等关口,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6、继续加强学生食堂小店的管理工作。
7、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七)其他工作
1、加强幼儿教育的规范管理工作,确保入园率,提高办园质量,扩大规模。重视村级幼儿班建设。
2、工会、团支部要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关心全体教职工的生活和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退教协工作,配合退教协开展各项活动。
3、党支部要加强党员的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行事历
九月份:1、开学工作,各项安全排查。始业教育,学生养成教育训练
2、各类计划制定,教学常规检查,新课程培训。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4“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安全主题活动。
十月份:1、庆祝国庆节。建队节活动
2、教学服务月活动
3、“我与安全谈生命”安全主题活动。
4、阳光体育活动展示(体育节)
十一月份:1、法制教育月
2、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创新大赛(科技节)
3、家长会
4、“消防安全月”安全主题活动。
5、期中检测、分析,学科研讨会
十二月份:1、“行为规范达标竞赛” 月
2、200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考核
3、三科综合知识竞赛
4、优秀读书札记展示(读书节、读书周活动)
5、“我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安全主题活动。
2009年一月份:
1、期末测试、阅卷、质量分析
2、总结评比,学校考核
3、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4、“我为学校创平安”安全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