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内部资料>科室工作安排>师校>详细内容

师校

遂昌县2014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作者:scsx 文章来源:scsx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5-02-09 字体: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2014年是全面实施《遂昌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2011—2015年)实施细则(试行)》的关键一年,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师〔2014〕14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全县教师培训的实际及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进展情况,紧紧围绕《遂昌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2011—2015年)实施细则(试行)》和《遂昌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全面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2014年全县教师培训工作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师德修养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专业发展培训为主阵地,以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4年主要工作

1.规范校本培训考核与管理,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身边值得借鉴的培训资源。

全县各校根据《遂昌县教师校本培训指导意见》,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师〔2014〕14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师成长的现状和教学工作的需要,认真制定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研制校本培训方案,并按省厅规定的3月15与9月15日两个时间节点前通过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上报本学期的校本培训方案,经教师进修学校审核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在校本培训过程中,一方面,各校充分挖掘学校的优质师资资源,规定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以及近两年调入新任职学校的教师必须参加“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的培训,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形式实行一对一的帮扶;通过“天天教研”、“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等形式将课堂教学研讨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计划、有步骤,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是,教师进修学校积极主动与各校对接,协助邀请或推荐知名学者、专家、特级教师、名师等进校为一线教师讲学。与此同时,为加强对校本培训的质量监控,教师进修学校根据各校学期初上报的校本培训方案中的培训时间,另时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抽查,有效地防止了少数学校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的现象,增强了校本培训的实效性。截止2014年11月10日全县各校完成校本培训共31954学时。

2.依托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丰富的优质培训资源。

为有效推进我县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和《丽水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丽教师〔2011〕69号)精神,以及《遂昌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2011—2015年)实施细则(试行)》的具体要求。积极主动引导全县教师根据自身专业成长的不同时期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通过省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选择最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培训课程,及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一是每学期初召开各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领导小组组长会,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修正进行指导,对管理平台的操作管理进行相关的培训,对教师的选课进行积极的指导;

二是主动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对接,根据我县的实际制定培训方案,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努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是成立了由教育局长任组长的“遂昌县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面向我县教师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质量监控,同时,将各校的校本培训纳入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

通过主动对接基层一线学校,掌握教师培训需求,精心研制培训方案,积极引导教师选课,截止2014年年底,全县共有2033位教师在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上注册,当年已完成培训181678学时(其中自主选课112504学时,指令性29652学时),人均达89.36学时。其中有533人次完成了90学时及以上集中培训,占五年一轮培训周期应参加培训人数的26.22%。

3.培训组织形式多样化,尽最大努力缓解教师培训与教学之间的工学矛盾。

在深入教学一线教师,通过座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了解和掌握一线教师对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培训时长等培训需求现状,以及学校、教师对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计划地妥善安排全县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短期培训,我们充分利用本县优质资源,在学期中周末课余时间完成培训;90学时及以上的中长期培训,依托省内具有长期师范教育经验的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丽水学院等高校,利用假期对全县教师分期分批分阶段进行培训。缓过精心策划,有效管控,有效缓解了学校、教师们的工学矛盾,进而使培训实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4.借智借力,为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搭建发展平台。

为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师资队伍,我们根据《遂昌县骨干教师培训方案》,抓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倾注于骨干教师培养的契机,全额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骨干培训,还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校长、教师赴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同时充分发挥本县名名师名校长等优质师资资源,组织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在名师(名校长)的指导下,全程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优秀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高效的课堂教学艺术,切实提高了参训对象的整体业务水平。以努力造就一支由校长和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优质师资队伍。2014年我们已选派91名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骨干培训(其中国家级39名、省级52名)。组织了3名骨干教师到杭州结对学校跟班学习,另有118人次的骨干教师在本县名师名校长的引领下,以团队协作的模式,抱团成长。

5.强化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迅速成长做好铺垫。

为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尽快熟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们采取集中封闭军事化管理培训和学校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在集中培训过程中,通过对新教师的军人基本功训练和军事化的严密管理,让新教师们体验军队管理的严谨和效率,强化了新教师的职业操守和组织纪律观念;以“入门”、“入格”为重点内容开展新教师培训。在“引”上下功夫,帮助新教师规范教学行为,强化角色意识,“引”其入门;与新教师的任职学校一道,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及学习提高方面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并加强考核,“逼”其入格;使其尽快掌握教学原理和方法,领会学科教学先进理念,掌握各项常规工作的要求,以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五月下旬至六月,县、校二级新教师考核小组,通过对新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常规的全面考核,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在考核中发现极具发展潜力的教学新苗。。

6.研训合作精心设计培训项目,以精彩的课程提升培训实效。

为了充分挖掘教师的集体智慧,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让研训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一线教学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各科的教学质量,每年暑假期间,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携手合作,以“服务于教师、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减负提质”为宗旨,以帮助教师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育好人、个性化成长为目标,以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坚持“从学生出发,依标施教、情景学习、先学后教、少讲多学”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研训两部门通力协作,每年暑假期间精心策划暑期教师全员培训方案,精心组织全县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为期三天的暑期学科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培训结束,按高考的标准,组织全体参训人员统一参加专业知识水平过关测试,成绩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学分。通过培训,提升了全体教师解读课标、驾驭教材、重构课堂的能力,为提高全体教师的备课质量,实施有效教学、增强学科综合竞争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研训的合作也充分体现了“研训两条线,胜似一家亲”的教育人善于合作的精神和广博的教育情怀!

7. 加强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以优质培训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一是根据前三年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在全县范围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情况调研,通过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校及教师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一线教师对教师培训的需求和学校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以及学校安排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教师培训工作方向。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不断健全教师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同时根据《遂昌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13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遂财绩效[2013]42号)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力量,自行自查自评。并于4月15前向县财政局提交了绩效自评报告。

三是切实加强教师培训质量的监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师〔2014〕14号)的精神,切实加强对我县教师教育质量的监控,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控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成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的通知》(浙教办师〔2014〕20号)的具体要求,于6月23日,成立了“遂昌县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工作人员的随机检查与监控,努力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二、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1. 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借用电大的一层教学楼办公,是我市唯一没有备案的师校),为了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在炎热的暑期举办各类培训班,愧对辛勤工作的一线教师。

2. 培训者队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严重失调。作为肩负教师业务提升重任的教师进修学校老师,应具有丰富的学术修养和教育教学经验,而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一般都已是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当前,教师进修学校的岗位设置是根据《关于遂昌县教师进修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遂人劳社发[2011]172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的,其中高级岗位只有2个,只占总编制数13人的15.38%,由于中高级岗位比例过低,导致大部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老师未能聘入相应的岗位等级,已严重影响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原本高效有序的教师培训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在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时,个别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倦怠,对培训意义认识不到位,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4.培训任务繁重,加上学校编制紧张,因此工学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三、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是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周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将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务求实效”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定期聘请名师专家讲学、城乡对口支援、外出考察学习、集中专题培训、校本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名师巡讲等方式,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针对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师跨学科培训和培养的尝试,努力实现对教师的培训向培养发展有所突破,校本培训从注重结果考核向过程与质量监控管理有所突破。

(一)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1.以提升师德修养为核心,以倡导敬业奉献精神为重点,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勇于奉献,安贫乐教的教师队伍。坚持暑假期间不少于三天的师德专题培训。

2.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丰富培训资源为重点,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适应需要,提升质量,不断完善切合实际需要、具有活力和实效的、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完善遂昌县师训网,充实教师培训资源库,充分发挥现有名师名校长的优质资源,为全体教师选择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便利。

3.以专业发展培训为主阵地,以省、市骨干培训为拓展,以引进培训和县级短期培训为主体,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分层、分类的培训模式,在第一个五年周期最后一年,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县教师人均360学时培训的基本任务,100%教师完成90学时及以上中长期培训目标。在足额选派国家、省、市各级的骨干教师培训人员的同时,按照十二五培训规划,继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的培养,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依托本县的名师各校长资源,继续实施以教学实践为主要课程的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借助规模较大学校的丰富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以传帮带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以加强培训质量监控为突破口,以校本培训的督查为重点,切实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严格贯彻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师〔2014〕14号)的精神,充分发挥 “遂昌县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的督查功能。以校本培训“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为监控重点,根据各校学期初上报的校本培训方案,实行不定期随机抽查,切实加强校本培训的监控与管理,以防少数学校校本培训流于形式。同时通过对校本培训方案制定与实施的指导,必要时积极协助学校根据制定的培训方案,落实授课授课教师,以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努力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同时加强面向本县各类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授课时间、参训情况等全程进行跟踪监控;对自选培训项目的学员,要通过随机抽访等多种形式,加强参训监管。此外,要充分利用培训专项经费分配的杠杆,调动学校、教师的参训积极性。

5.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为已任,以发挥师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出发点,努力拓展教师进修学校的服务功能。在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各类培训,努力提升培训质量的同时,一是要继续抓好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辅导培训,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努力提高我县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二是要面向全社会,认真组织好一年两次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工作,为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尽心尽职。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对策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积极改善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条件,创办学主体资质(师校备案),提师校标准等级(师校省标),以努力构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教师培训机构为目标,全面提高师校的办学水平和各类培训实效。

2.以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抓好培训者整体素质的提升工作。用科学理念规划培训,用发展眼光设计培训,用求实态度对待培训,用真诚服务做好培训,牢固树立“精心、精细、精致”的三精工作责任观,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完成好每一项培训任务。

3.建立和完善一批教师培训实训基地学校,促进培训中的理念与实践的更紧密结合,在理念引领下提升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中强化理念。

4.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调研,深入基层学校第一线,在充分听取学校、教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需求,根据分层分类的原则,精心研制培训方案,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努力提高培训的实效。

5.依托大学院校的办学力量,为全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高层次的提升空间。

6.根据我县教育布局地域分散和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特点,努力构建“多元、开放”的培训格局,积极争取资金,创建教师培训资源库,丰富教师网络培训资源,以改变传统培训的模式,让教师们能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时间随时,随地参与专业发展培训。

7.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素质提升培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领导力,创新学校办学思路,提高办学品位。

 

遂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日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