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基础教育工作总结
2010年,我县的基础教育工作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在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内涵,提高我县十五年教育水平,构建和谐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学年高中段学生5559人,初升高比例达95.05%,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初升高比例达到93.15%;初中段学生6720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7%和100%;小学段学生12721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在园幼儿人数6899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3.04%;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4%。各校教学秩序井然,校容校貌整洁,教师精神风貌良好。
二、主要工作
(一)教育管理工作
1.推进布局调整规划,优化我县初中教育资源。2009年我县还有11所初中,7384学生,平均校额671人,其中,500人以下初中就有7所,这些学校分布散、条件差,发展很不均衡。为彻底解决我县初中“点多规模小”发展很不均衡的问题,稳步实施我县初中布局调整规划,实现农村初中迅速向城区集聚,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2010年3月投资近8000万元民族中学顺利开学,把我县西部11个乡镇的6所初中并到了民族中学,一年来,学校紧紧围绕葛学斌书记提出的“一流的硬件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 的指示精神,教职工团结一心、辛勤耕耘,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规模办学的良好效应,教学质量纵向比得到显著提升。
2.落实减负精神,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教基一[2009]7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浙教基[2010]127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召开的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县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县教育局与各校签订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责任书。
3.成立了遂昌县陶行知研究会。陶研会的成立为我县教师学习、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搭建了平台。在第一次代表会议上,我们还邀请了汤翠英教授给与会的代表作了长达三个小时的陶研学术报告,使校长们深受感染。开展学陶研陶活动,我们不期望每一位教师都达到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境界,但至少要树立“学生第一,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思想,要有为学生发展和幸福而工作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关注、重视并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4.开展区域协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教育区域协作体建设,共同研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二中与民族中学、三中与万向中学、实验小学与三仁小学、妙高小学与金岸小学、新世纪与农村自然形成的小班化的学校组成了教育区域协作体,制定了区域协作体工作方案,在区域范围内两校开展协作活动,逐步实现两校之间教育资源共建、教育智慧共享的良好格局,努力实现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5.严格办班管理,规范招生秩序。随着办学硬件条件的改善,我们着力推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政策,进一步规范初中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在《遂昌县2010年招生计划和招生办法》中规定:“对违规超范围招生或分快慢班的,经教育局查实,扣除该校超范围招收学生数的生均公用经费,同时,学校考核将降一等级。”另外,随着初中资源的充裕,逐步开始控制学额,并在二中启动初中小班化教学的探索。
(二)德育工作
1.生态环保宣传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明显,先后两次获得县委书记批示表扬,中小学生参加丽水市环保征文比赛39人次获奖,县教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2.少先队工作持续发展,2010年先后获得全国“种子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级个人荣誉54项;获得浙江省少先队“酷儿”创意车模比赛优秀组织奖等省级集体荣誉3项,省级个人荣誉42项;获得“丽水市少先队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19项,省级个人荣誉78项;三篇少先队文章在全国级杂志《少先队活动》上发表;胜利召开了县第三次少代会,改写了我县19年未召开少代会的历史;全市第一个成立了中小学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讲师团。
3.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深入开展,参加以“少先队手拉手,平安自护促成长”为主题的丽水市第四届少先队争章技能展示,代表队四人均获得金奖,并获优秀组织奖。
4.养成教育又有新举措,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了“行为规范达标示范性学校”和“十佳校园”创建与评选,有力推进了养成教育的开展。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发展,成功举办了中小学生青春健康知识竞赛,县教育局获得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三)安全工作
落实三防措施,全面强化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一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规范学校安保管理。二是为全县公办学校配备专职保安57人,全面强化人防水平。三是为全县各公办学校新安装全球眼监控摄像头328个,为全县专职保安统一着装,装备了狼牙棒、强光手电、防割手套、辣椒水、灭火器、勤务头盔、三角带等器械全面提升学校技防、物防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模式方法,实现联防联动迅速化、社会协管多元化、日常管理网格化、家校职责明确化、防护器材普及化、安全培训常态化,为校园平安构建牢固的防火墙。
(四)体卫艺工作
2010年,围绕创建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县的工作目标,以落实体育、艺术‘2+1’为抓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逐渐构建起具有遂昌特色的中小学体艺活动新天地。一是通过建立县、片区、学校三级组织领导体系,落实“四百”工作责任,全面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联动推进的组织体系。二是及时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大力营造齐抓共创的良好氛围。三是结合遂昌实际,确立了“全面覆盖、全体参与,让80%的学生体艺‘2+1项目达到两个优”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充分发挥遂昌优势,以落实体育、艺术‘2+1’为抓手,以‘两全两优’目标为引领,以片区统筹推进为手段”的遂昌县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思路。同时,通过科研牵引,外出学习等手段,科学引领全县各校深入地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创建工作。四是利用建立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考核机制、开展专项督查、实行全面抽测等手段,全面构建着眼长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五是采取推进 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创造性的拓展活动空间等措施,通过扎实开展“一节一会三赛”等丰富的师生展示平台,全力构筑富有特色的体艺空间。六是教育局每年安排课外文体活动专项经费,明确规定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不得少于3%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艺术教学和活动,大力改善文体设施设备,强化物质保障力度。通过开展校内全员参与的辅导老师培训行动,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优势,形成校内外结合的活动指导网络,为深入推进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目前,已经通过省考核组的评估验收。
(五)学前教育
1.启动幼儿园“城乡携手行动”。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新世纪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及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城乡幼教均衡发展为目标,以“资源共享、帮带结对、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为策略,开展了“城乡携手行动” 结对活动,城乡共8所学校自结对后,以送教下乡、跟班学习、对换交流、教学开放日、示范课、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了多次活动,有效的扶持了农村幼儿园发展,使城乡幼儿教育得到共同发展。
2.开展民办幼儿园重新审核工作。为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提升民办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我们开展了民办幼儿园重新审核工作,活动的开展,有效地督促了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改善和保教质量的提高,做到了“提高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
(六)关工委和贫困生资助工作
1.组织开展了“将成功传给下一代”10场专题公益讲座。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中,延伸到社区活动中,辐射到家庭生活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参加“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我局作为09年关工委工作取得先进成效的单位,在大会上,就我局关工委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向大会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将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赏。
3.2010年,增加资助生310人,增加资助款9.8万元。全县贫困学生受社会资助的有56个单位和个人,资助学生1187人,资助金额109.8万元。
二○一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