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内部资料>科室工作安排>电教馆>详细内容

电教馆

2015年遂昌县教育局电教馆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作者:电教馆 文章来源:遂昌教育局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01-21 字体:

强化硬实力  提升软实力    全力助推遂昌教育现代化建设

­                                               ——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遂昌县教育局电教馆

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在“技术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引领下,坚持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为目标,聚力配建,规范管理,强化应用,积极探索信息化下的教育新模式,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为美丽学校建设添砖加瓦,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以支撑和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核心,以有效机制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保障,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工作成效

1. 统筹谋划精准发力 不断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

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5年,本着“全县统筹、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聚力配建,精准发力,实施装备现代化工程:更新班级多媒体105套,新增教师计算机241台,配建计算机房4个,本着县城学校先走一步,新建微格教室4个,实现县城学校校校有录播教室;完成了校园重点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任务和遂昌中学教改楼、遂昌二中新建校区部份设备采购;稳步推进数字校园和遂昌中学通用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大大提升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实施关爱师生工程:努力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投入资金20余万元,给16所义务教育段学校83个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让全县28所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师办公室实现空调全覆盖,投入资金17万元,给义务教育段学校学生阅览室安装空调;提升学生饮水质量,投入168万元,为全县所有义务教育中小学安装直饮水设备,确保近两万名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喝上放心水、健康水。让温暖阳光洒向每一位师生,2015年,全年教育装备投入达1800余万元。

2. 提升装备管理和使用水平 创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县

以“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水平高效、管理行为规范、管理体系健全”为宗旨,以“环境优美、管理规范、使用频繁”为工作目标,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建(设)配(备),一手抓管(理)(使)用,力求做到“三化”:即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应用,全面提高教育装备建、管、用水平,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出了学校创建工作要根据工作目标,落实好“思想认识要到位、人员配岗要到位、责任落实要到位、工作流程要到位、摸底盘点要到位、数据录入要到位”的工作机制,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好评。

3.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从技术属性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信息技术正不断的深刻地改变着教育,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有了基础,合理规划方案,整合项目资源,搭建培训平台,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认真实施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分层分批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小学语文数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正在进行时,聘请专家对部份教师进行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能培训。让教育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飞翔之翼。

4. 理念引领技术支撑  强化融合以赛代用

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成才、选择性学习和因材施教、终身教育”理念,技术是支撑和保障,同时信息化引领着教育理念更新,以赛代用,在微课程开发、教师实验技能比赛、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比赛中推广、学习、提升,助推教育技术装备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有2位教师的微课程成为2015年度浙江省基础教育推荐微课程;有1位教师荣获市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二位获得二等奖;有1位教师荣获市实验技能比赛二等奖;4人次在中央电教馆主办的“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评选活动中荣获二、三等奖,创遂昌历史最好成绩。一年来在理念引领技术支撑下,强化融合以赛代用取得良好效果。

5. 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接轨教育新模式

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内驱力,信息化教育的“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和系统开放化”等特征,能更多地满足学习者对个性化、多样化、公平和均衡等的需求。根据教育部及省市文件通知精神,遂昌县教育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在县基教、教研、技术部门协同参与下,统筹制定了活动方案及相关的激励措施, 100%教师注册报名参加“晒课”。同时,将每年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与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与本活动相结合,以提升“晒课”质量,推出更多“优课”,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6. 让阅读成为习惯  使书香飘满校园

根据《浙江省中小学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实施方案》精神,遂昌县以“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满校园”为宗旨,以师生全面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书香型校园文化氛围。实施变单点投入为多方投入、变数量要求为质量优先、变重视配备为软硬兼顾、变传统阅读为开放阅读、变关注阅读为关注活动等策略。多措并举,合力众筹,融“书香校园”创建于学校教育教学中,不断推进“书香校园”工程建设,书香校园氛围日趋浓厚,学校文化品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书香校园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助力美丽校园建设。12月受邀参加以“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为主题的浙江省第二轮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总结交流会,并作“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满校园”典型发言。

7. 深化采购形式改革 规范教育技术装备采购

向财政局和政府采购中心报送“政府采购计划表”,按采购中心的采购方式建议组织采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及时公示中标结果,发放中标通知,按时签订采购合同,严格执行到货验收并填写验收结算单。稳步推进遂昌二中1500余万元的教育装备采购,顺利完成课桌椅及厨房设备等装备的采购,完成遂昌中学扩建配套设备的采购,确保按时投入使用。

8. 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   服务教育改革和发展

根据浙江省教育装备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应用要求,遂昌县教育局电教馆召开学校教育装备全面盘点和数据录入工作推进会。会上对浙江省教育装备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使用进行了培训,讲解并演示了平台数据录入的操作流程,现场解答了平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要求。要充分利用浙江省教育装备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加强日常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装备建、管、用水平,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以教育装备规范管理示范校创建为契机,按照“装备应用要到位、学校特色要到位、创建工作要到位”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入持续推进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工作,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更好地服务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落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遂昌县“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支撑和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核心,以有效机制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保障,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策略

1.深度融合、破解难点。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管理的全面融合,实现基于技术的教学创新和基于数据的精准管理,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效支撑。

2.鼓励探索、以点带面。尊重师生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特别是实验小学、妙高小学、梅溪小学的移动学习终端试点项目,注重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发挥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3. 专项培训服务应用。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服务能力,认真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分层分批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培训,培育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挥领头雁作用。不断提升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人员专业能力,夯实日常教学技术保障。

4.规范管理、强化应用。在创建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寻找增长点;要进一步抓实常规管理工作,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要重视管理创新,强化工作的统筹性,更好地提升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益;要突出应用驱动,推动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融合,使全县的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不断迈上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5. 狠抓基础、提升环境。

夯实班班通基础,做好班级多媒体及电脑等更新配备工作、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以学科核心观念、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全面建设符合深化课程改革和走班教学需求的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实验室,积极创建跨学科学习环境,努力改善信息技术装备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深化改革、规范采购。按照政府采购法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帮助学校做好采购教育装备管理政府采购这项工作,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政府采购专题培训,并加强学校采购工作的规范指导。深化教育装备采购不断提高了教育装备采购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严格采购项目立项、方案设计、资金来源、项目申报等环节,做到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采购审批程序,促进教育系统采购工作顺利开展。

7.创新突破、书香校园。在总结省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不断创新,激发提升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让阅读成为习惯, 使书香飘满校园。

8.技术支撑、革新方式。以新技术、新理念为先导,建立“技术激发学习内生动力”的机制。倡导“开放、民主、交互、探究、协作、创新”的精神,推动教学理念创新。指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认知效率和学习内驱力;通过网络空间、移动终端、创新实验室等实现个性化的资源推送和教学互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