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内部资料>科室工作安排>电教馆>详细内容

电教馆

遂昌县2007年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工作总结

作者:电教馆 文章来源:电教馆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4-14 字体:

遂昌县2007年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工作总结

2007年,我县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工作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市电教馆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中心突出、重点明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一、学校教育条件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全县中小学投入教育装备经费925.1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533.75万元,省补助36.82万元,学校自筹经费354.55万元;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投入705.12万元,添置图书6000余册,投入食宿工程内部设施设备220万元。经过教育装备经费的不断投入,我县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1)全县配有实验室及音、美、体、劳、科技等功能教室181间,其中高中36间,初中61间,小学86间。(2)全县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416台,其中中学1294台,小学1122台,建学生计算机房45个,拥有计算机高中1/7.44生,初中1/11.65生;小学1/11.96生,全县计算机数量达1/10.59;全县装备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设备236(全县普通教室613),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设备数与普通教室比为0.38:1,校校都能开设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程。在教育局内设置了信息中心,全县乡镇中心以上学校光纤连网组建了“遂昌教育局域网”,设立了“遂昌教育网”网站窗口,校校配备了校园智能广播系统。(3) “遂昌教育网”安装了电子图书资源库,有电子图书藏书28000多册,向全县师生开放,丰富了师生阅读资源,弥补了纸质图书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县中小学有纸质图书藏书511194册,生均20册。其中小学254652册,生均19册;中学256542册,生均21册;全县小学生均图书资料均衡指数为1.095,初中生均图书均衡指数为0.981

二、教育装备应用成效显著

1、建立经费保障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为推进教育装备工作,我们将教育装备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学校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惩规定;在经费上我们采取音像教材费和信息技术费集中电教馆管理使用的办法,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的正常消耗经费。

2、加强设备完好率的管理,突出设备使用率的督查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作为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每年由督导室牵头对学校进行教育装备及使用工作评估,在完好率方面,要求学校实验室管理规范,一是教学仪器存放科学;二是各项管理制度要落实;三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资料的归档,四是仪器设备及时维护保养,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使用率方面,学校按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分学科装订实验通知单、实验开出登记及功能教室使用登记等,我们不定期到学校进行督查,对一些使用率不高的学校进行通报与限期整改。通过两率工作的推进,规范了装备日常工作的管理要求,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全县中小学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达98%

十二月初,市教育局对我县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在检查时充分肯定了我县教育装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特别对软件建设、管理高度赞扬。

三、因地制宜抓勤工俭学

1、基本情况。产值:2007年全县中小学勤工俭学完成产值158万元,其中工业

产值52万元,农业产值6万元,第三产业营业额100万元;总收益102万元,其中工业利润总额4万元,农业纯收入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93万元,。

2、以政府采购为载体,抓好教育市场内部管理。教育内部市场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社会反映敏感的工作。我们根据政府采购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教育内部市场管理,大宗物品严格提请县招投标管理中心招标采购;校服、薄册提请市教育局集中招标采购;小宗物品由县教育局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设勤办)招标或分散采购。今年通过招投标采购物品220万元(不包括市招投标采购的学生服、薄册)。各项物品招标工作进展顺利。

3、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8月份对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进行了宣传发动,并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数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在摸底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领导的参谋,积极向县政府争取投保经费。通过努力,在9月份出资140450元,为全县中小学(园)5128090人投保了校(园)方责任险。2007年共接校(园)方责任保险报案6件,2件已结案,4件正在办理理赔之中,为学校的安全和安定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巩固和发展劳动实践基地。到目前止,全县中小学校拥有劳动实践基地32个,农林牧渔19个,工业企业1个,第三产业12个,基地面积共99亩,其中蔬菜基地27亩,茶叶、毛竹、果园、养殖等基地72亩,14所中小学建有蔬菜基地。07年劳动基地接纳学生参加实践活动120300人次。

5农村学校的蔬菜基地建设。2007年农村各校在确保原有基地不流失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蔬菜基地的建设。一是根据我县山区地少的特点,积极开发校园内及周边闲置土地建立学生蔬菜基地,如万向中学、大柘中学、金岸中学、金竹中心学校、琴淤小学等学校,在校园内建起了学生蔬菜基地;二是向农民租用田地,如梭溪小学在校园边向农户租用一亩多稻田建起了蔬菜基地。至目前为止,全县中小学80%的学校建立了学生蔬菜基地,开始探索“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试验,同时为营养餐工程提供新鲜绿色蔬菜,为部分农村学校的营养餐缓解了购买新鲜放心蔬菜难的问题。

6、确保重点建设示范基地。2007年提出了创建示范基地的目标,年初勤办人员对全县的劳动基地进行了调研,确定了以大柘中小学、万向中学、高坪中心小学、琴淤中心小学五所学校的基地为重点发展,争创一至二个市级示范学生劳动基地的目标。通过加强管理和重点指导,琴淤中心小学的基地在12月份通过了市示范学生劳动基地的验收。

7、加强管理,指导学生劳动实践活动。

各校挑选了工作责任心强,有劳动技术特长的教师担任基地管理与实践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实践基地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社会劳动实践基地的职责,使基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劳动指导老师做到学期初有计划,劳动课有备课,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基地的劳动实践,既体验了劳动生活,从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了解了蔬菜种植、种茶、毛竹生产、果树栽培等基础知识,初步学会了果树整枝、作物施肥、治虫等知识,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建设和独立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许多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写出了许多优秀文章,如“毛竹的生长”、“怎样种白菜”、“怎样种萝卜”等。

8、招商引资工作。积极配合教育局食宿工程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与龙游广厦建筑有限公司及浙江贝林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1200万和1005万元食宿工程项目的投资协议,每月按时做好招商引资的月报,做好接待并落实资金到位,完成了50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指标。

四、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省长工程,今年暑假期间我们为第二批的11所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下半年,经过领导小组成员的讨论,又上报了第三批6所受助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名单。

首轮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近尾声,为及时全面了解工程实施情况,科学制定项目实施绩效考评办法,十一月份我们对农村学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资源库、光盘放像点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完成了省布置的“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情况调查表,为新一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为了让农村中小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省政府决定自2007年起至2010年,在全省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按全省农村中小学生每年生均5元的标准配备图书,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全额出资。这是省政府为农村义务教育办实事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九月份省分配给我县的书香校园工程图书资金控制金额约12万元,我们按各校的学生人数进行资金控制指标的分配,利用省里统一软件共征订图书6000余册。为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勤读书提供了重要条件,让浓浓书香溢满每一所农村中小学。

五、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于2002年建立了“遂昌教育网”,经过不断更新与维护,现设有教育新闻、教育局文件、办公平台、招生考试、教科研、少先队、教育博客、校园方责任险、学生天地等版块,建有650G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开通了电子图书资源库,结构合理,功能强大,资源丰富。为使遂昌教育网能安全平稳的运转,特制订了“遂昌教育网网络管理办法”、 “遂昌教育网信息安全制度”等,每天及时更新信息,很好的宣传我县教育信息,宣传省市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是我县教育信息的重要整合媒体,网站点击率非常高,实现教育系统文件、通知、信息等无纸化办公,电子图书及课件等教育教学素材实现了全县师生在教育网上资源共享。现在我县多数学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网络连通良好,信息定期更新,内容健康,栏目很有特色,能反映学校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资料丰富。有的学校还建有班级网页,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网上交流。

六、服从大局,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中考加试实验考查工作。在市考查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县考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们认真总结了前几年的考查经验,3月份对药品和考查仪器进行补充,3月下旬向市考查领导小组申报考点,4月初抽调专业教师进行上岗培训,考查方式采取方便学生巡回到校,送考到点。由于组织严密、责任明确,严格按省、市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整个考查工作秩序井然,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没出纰漏和问题4月底圆满地完成了考查工作。今年全县参加考查有11所学校1823人,满分人数1333人,满分率73.1%,其中石练中学满分率达90.6%,较去年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2、计划统计工作。3月份召开了全县中小学教育装备计划会议,落实了工作重点和装备计划。12月份认真做好教育装备统计、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快报、勤工俭学基层统计报表,各类数据电子存档,前后衔接,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3、联系乡镇服务工作。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我馆联系西畈乡和金岸中学。一年来,每月与学校电话联系或派人到校了解师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情况,安全工作做到以防为主,督查结合,及时反馈。在教育教学服务月活动中,深入学校了解及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学校班子和教育教学及安全情况,及时向教育局反馈调研信息,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

4、举办活动。(1三月份组织教师参加第八届浙江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组织学校师生参加省、市、县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活动。(2)四月份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报名参加省2007年现代教育技术培训。(3)五月份举办全县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评选活动,并选送了5件作品参加市里评选。(4)十月份报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7年年会征文”,共选送5件论文参加市里评选。(5)九月份和新华书店联合做好农村中小学特困学生录音机赠送工作,全县共赠送中学生机62台,小学生机271台。

七、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县的现代教育装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矛盾和问题。

1、经费不足:尽管近几年我县教育装备经费投入加大,但还是达不到省定要求,对照《丽水市现代教育装备专项督导评估细则》,现代教育设备缺口还很大,实验教学仪器装备种类及数量尚有差距。由于经费不足,使我县在提高学校校园网及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数量与质量、配备数字化探究性实验室、增加纸质图书藏书量、配备图书管理软件、配备教育装备管理软件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压力。

2、更新压力大: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校原有的计算机已显得落后陈旧,无法保证新课改的要求,更新换代已成必然。

3、网络安全脆弱:遂昌教育网安全设备差,整个网络比较脆弱,急待增添安全网关、千兆防火墙及网络杀毒等硬软件。

4、教师用机少:农村学校教师备课用计算机少,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

遂昌县教育局电教馆

2007年12月26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