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内部资料>交流材料>详细内容

交流材料

做教育要有舍才有得

作者:黄晓伟 文章来源:遂昌师校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5-07 字体:

做教育要有舍才有得

——衢州廿里初中考察纪实

黄沙腰镇中心学校 黄晓伟

一所离市中心二十里,学生1500多名的初中,一位年过半百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一支忠诚能干无私奉献的班子队伍,加上100多名优秀的教职工团队,造就了廿中一批又一批成绩优异的学子。(升学率在衢江区排名第二)

通过一周的蹲点学习,感慨颇多,可是有一些体会却很难表达,或者说是不能表达出来。用廿中校长的话说,就是有些话只能在桌子下面说的,不能拿到桌子上面来说。以至于提笔三次,开了三个不同调子的头,最后决定还是将所见所闻如实的表述出来。出于对廿中的负责,出于对廿中黄校长人格的尊重,无论是非对错,仅供内部参考。

一、学校管理中校长要以“德”服人,实现道德领导。

1、以身作则。每天早上7点前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师生。

2、清正廉洁。“校长这个岗位是一个不让人信任的岗位,人们都会认为你是来捞一点的。老师服我,主要是因为我的为人。三年没报过一次车费(来回4元一趟)。每次外出吃饭都带一个人,而且一般也只带一个人。”

3、以校为家。以前我都住在校内的。有空我都坐在办公室。

4、信任中层。宿舍楼造好了,我是从不上去的。我只是对政教主任说,宿舍楼造好了,就交给你了,里面有什么东西损坏了你自己赔啊!

5、尊重老同志。对于老校长、老教师,工作要轻松些,待遇要多拿些。

6、尊重教师人格。我是从来不在公开场合批评教师的,老师都是知识分子,在学生面前是靠尊严混饭吃的。

7、尊重骨干教师。凡是会教书的我是都不敢得罪的,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更有个性,所以毛要抓顺,要“顺毛抓”。

二、学生的好习惯是“管”出来的。

1、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其他时间里保证都有教师在场就基本上解决问题了。

2、吃饭的时候保证有教师在场。不是值周领导就是值周教师。

3、睡觉的时候保证有教师在场。政教主任是睡在学生宿舍的。而且是一位女教师,还带着个孩子。

4、管卫生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细化到每一个细节。而且政教主任亲自把关、打分、总结、评价班主任工作。当然主体还是学生管学生。

5、卫生管理区块划分到每一位行政领导,各人承包一块。

6、学生每天扫三次地,有水泥地的地方要用拖把拖干净。

7、学生早上走出寝室,就要到晚上才能回到寝室,三餐用的餐具都带回教室,因为餐厅是没有地方放的。

8、实行班主任结构工资制。根据考核结果,分三等,差不多是400元、300元、200元光景。

三、教学管理有一套

1、“三年一盘棋”,也就是说主要学科要从初一教到初三,三年一循环。

2、抓“学生均衡化”,不分快慢班。初一新生考试,按男女、分数排队编班,班主任抽签定班,再合理安排学科教师。

3、抓重点学段,抓重点学科。比如初一,数学、英语是重点;初二抓科学;初三抓均衡。

4、抓升学率增长点。就是抓那些可上可下的学生,拐脚的学生。

5、抓联考,抓月考。

6、抓教学常规。学生督查教师,对每节课进行课堂教学登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测评;“教学六认真”检查;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7、中午、傍晚各加一节课,晚上三节课,周末按规定不补课。

8、每门学科要有“错题集”,没有的,不能参加学科考试。

9、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实施有效果的教学奖励制度。

四、校长的“非常言论”

1、刚到学校的第一年,只抓教学,不管卫生。从最主要的问题开始抓,一个阶段一个重点。步步为营,三年实现目标。

2、一般都拒绝上面安排的教研等接待性质的活动,关起门来抓教学。

3、主要学科“三年一贯制”,从初一带到初三,“三年一盘棋”,万一会烂就烂掉一个班。有一年真的烂了一个班,这是没办法的。

4、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不教。

5、玻璃破了可以用纸糊一下,教师过年不能空着手回家。(人家回家过年都是好几万的,我们教师回家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如果空着手回家是要被妻子骂的,天天洗衣做饭。)

6、形容教师待遇同工作质量的关系:吃青菜的就是青菜的质量,吃豆腐就是豆腐的质量,吃红烧肉的质量自然会好一些。

7、死抓升学率,如果升学率上不去,哪怕教学楼一尘不染学生也是留不住的。

8、一年到头,学校信息报送率为“0”。“跟生存无关的东西我们是从来不去搞的”。

9、抓后三分之一,前三分之一就少了,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抓后三分之一抓了一年了,一点感觉也没有。

10、九年一贯制是很难管的,除了在资源利用上有一些好处,但是抓质量的精力是要分散的。

11、道德领导力+制度领导力=校长领导力。

12、学校管理,就是利用教师将学校办好,就是引导教师、指导教师、激励教师的技术和方法,就是利用有限资源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

13、校长要让自己成为学校多余的人,实行无为而治。

14、当校长的有三怕:安全、质量、经费。

15、上优质课我是支持的,写论文我是不抓的。

16、搞家教总比打牌搓麻将要好,这是公开的秘密。

一点体会:

凡是做大事的人,必定要有一种舍弃精神,要学会抓要事抓大事,而不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所谓“舍得”,要有“舍”才有“得”。具体一点说,就是要处理好学校核心价值观与上级要求之间的精力分配问题,上级交待的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这是党性,是原则,但一定要抓住学校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要集中精力做要事做大事。

几点想法:

1、农村规范性津贴应全部用于考核奖励与工作补贴,不得“按人头分馒头”。(可分三条线使用:一条是班主任学生管理线,按工作考核结果分三等发放:300200100;一条是教学常规管理线,也按每月的考核结果分三等发放:300200100;还有一条就是按年度教学成绩发放,根据学校经费条件,实现有刺激效果的奖金制度。这一方案至少有三点好处:第一,班主任有人想当;第二,平时的常规考核可以进一步细化,以保证过程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第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为了突出教师的质量意识,在进城考试的方案设计中,要加大教学成绩的比例,比如:教学成绩60%,理论考试20%,面试20%。此举必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会不会教书只有质量才是过硬的,其它的都是空话。这次出去考察也听说有好多地区是这么搞的,只是在比例上有所不同,有更高的也有更低的,我个人觉得60%是至少的。如果力度再大点,还可以将面试取消,这样可以打消一些人的坏主意,必竟这里面容易产生一些猫腻。

3、如果非要把教学质量抓上去的话,义务教育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应试能力的训练,比如中学的统考次数还要增多,小学必须恢复原先的统考制度,而且还要增加次数。

4、农村学前教育中,应大力加强入小学前的适应性教育。为什么农村小学一年级就有大量的差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前教育的失败。

还有一点感慨:

教育的落后,问题不在校长,也不在教师,关键在于体制。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基本上属于大锅饭体制,甚至比吃大锅饭还要糟糕。吃大锅饭最大的特征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时间到点大家吃饭。而教育比吃大锅饭还要糟糕的地方是永远没有淘汰,因为吃大锅饭的年代至少还有阶级敌人,弄不好就有被赶出队伍的危险。教育没有,教育的世界永远是一个太平的世界,安逸的世界。

试问:这个教育的太平世界要由谁来打破?一个新的教育世界又要由谁来塑造?

批注:黄晓伟校长的实践培训体会值得一读。我们一直在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但信念不坚,举措不强,尤其是课堂教学一环落后太大。学校管理也是面面俱到,重点不够突出,管理层次不够分明。“凡是做大事的人,必定要有一种舍弃精神,要学会抓要事抓大事,而不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所谓‘舍得’,要有‘舍’才有‘得’。具体一点说,就是要处理好学校核心价值观与上级要求之间的精力分配问题,上级交待的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这是党性,是原则,但一定要抓住学校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要集中精力做要事做大事。”校长要抓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要事,也就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要明确学校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抓手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要学会引领,学会“舍得”。没有“舍得”,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品牌建设也无从谈起。(陈振兴)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