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内部资料>交流材料>详细内容

交流材料

赴江西临川一中考察后的几点启示

作者:石练中学 赖宏波 文章来源:办公室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4-15 字体:

今年四月一日,在县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我县的初中校长在县委尹部长和教育局谢局长的带队下,一同来到江西省临川一中参观学习,现就本人参观后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谈的不对的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江西临川一中是市府所在地的一所区中学,在校生九千多人,教职员工480人左右,主要以高中段为主,近几年学校取得跨越式发展,连续几年高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占整个江西省的三分之一左右,从而吸引了江西省4000多名外地学子来临川学习。

启示一: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作为办学条件的硬件设施来说临川一中的条件不如我县的农村中小学水平,教师还采用集体办公模式,一个大办公室几十位教师在一起办公;并且还没有电脑,更不用说有空调,教师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学生的作业本和试卷,当我们去的时候大概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教师们都还在认真的批改和备课,没有看到有闲聊的教师,我想这也是我县教育与别人的差距,这就正应正了谢局长在校长会上的一句话:学校之大非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正是因为临川一中有一群非常敬业的教师团队,从而克服了学校办学条件的简陋,才使得临川一中挤身于全国一流名校之列。

启示二: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在没来临川一中之前,我总是认为班级的学生数应越少越好,因为近几年我们提的最热闹的当数小班化教学;然而到临川一中一看几乎大跃眼境,临川一中的普通班级几乎都有一百多人,教师上课全部用扩音器上课,这当然与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无法容纳这么多学生有关,然而像这样的班级仍然可以保持二本上线率百分之五十以上,则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班级学生数直线上升,然而教学质量不降反升,那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了,纵观我县的教育教学组织工作,一旦到了60多人一个班,恐怕不少教师又要怨天 人了,真是起点有多高,人的层次就有多高。当然这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还是应验了第一点启示:无论采取何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是次要的,关键还在于教师。

启示三:包装宣传工作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很重要。

前面提到尽管临川一中上北大、清华的人数占江西省三分之一左右,但其实里面有六分之一来自于历届的高复班学生,正是有了这六分之一,才使得他们达到了三分之一这一指标,我想这一指标对于家长的吸引力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这也必将导致临川一中这几年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关于这一点对于我县教育来说应该非常值得借鉴,想创品牌学校必然是以吸引大量生源为标准,唯有广大家长对一所学校趋之若婺,这样的学校才能称得上品牌,也正是因为有大量生源的集聚,这样的品牌才会越做越大,越喊越响。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

启示四:规模才能突显效益。

大家可想而知,当一所学校一个年级的平行班达到几十个之多,其对于教师之间的竞争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肯定会有一种不甘为人后的职业竞争精神,我们不说冲在最前面,但至少不愿呆在最后面,临川一中的竞争是残酷的,教高三落后的只能教高二,教高二如果还是这样,只能教高一,而教高一落在最后只能面临下岗了。当然抓一个群体一般来说都是从最后一个抓起,一旦最后一个冲上来,势必会带来整个群体往前跨越一大步,作为学校来说在整个教育界的竞争优势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学校达到一定规模必将带来教育的产业化,正是因为有临川一中的存在,使得当地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回过头看我县的教育资源整合速度过慢,政府力度偏低,未能很快地显现出规模办学的效益。

启示五:一俊能够遮百丑。

正因为临川一中有极好的教学质量,所以其他问题也就不是问题,客观地说临川一中需要加强的东西还很多,如安全、卫生、学生管理等等。然而正是因为临川一中的学校领导抓住了学校最需要抓的环节——教学质量,才使得临川一中有了今天的声誉,反思我们教育在硬件上来说大大优于临川一中,我们也有一支较好的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得和他们那样好,甚至更好!但我们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我想应该是①教师的师德——敬业精神、爱生、②教师的待遇、③教师培训、④教师的自学、⑤教师成长的机制。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