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职业中专:首届职业教育开放国际论坛(中国•宁波)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城市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纪实
2016年11月4日-5日,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城市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宁波市教育局等单位承办的首届职业教育开放国际论坛(中国•宁波)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城市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宁波举行。会议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志明主持,教育部职成司副巡视员谢俐、中国教科院副院长陈子季、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内外的14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及行业企业专家围绕“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作了主题演讲。
会议紧紧围绕“开放、合作、协同”的主旨,广泛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交流,来自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组织、院校等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议题开展了交流与研讨,宁波市教育局局长沈剑光作了《协同开放,促进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的实践思考》的主题发言,共享宁波职业教育产教协同、开放办学的经验。宁波市教育局与澳大利亚TAFE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等国际组织、国外院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会嘉宾参加了宁波市学生职业体验拓展中心开放仪式,考察了宁波经贸学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外事学校等职业院校。
此次会议,不仅让与会嘉宾聆听到来自国内外专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真知灼见,领略到了专家们的远见卓识,亲身感受到宁波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大气与包容,尤其是宁波职业教育中的试验区建设、云平台建设以及德技融通、“三创(创意、创业、创新)”融通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值得推广与借鉴。专家们提出的职业教育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4.0版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职业教育在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职业学校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值得每一位职教人思考。
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而言,要在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培养更多训练有素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国际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正如教育部职成司副巡视员谢俐所说的:要把职业院校建在开发区,把工匠精神落实到学生心上,把技能渗透进学生的血液里,让资源共享体现在企业中。通过办学理念的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产、学、研、训、创的联动机制,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之间、院校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助力和保障“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