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后江民族小学:召开暑期家访工作反馈会

作者:黄邦尧 文章来源:后江民族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07-11 字体:

日前,后江民族小学对2016暑期开展“万师访万家,走村入户”的家访工作总结交流。学校本次家访分两批进行,7月5日学区内按自然村家访,6日至8日按班级由班主任领队,对本班务工家庭学生进行家访。由于学校有近70%学生是务工家庭,所以本次德育处布置家访重点是务工家庭,并要求每组要整理出2-3个感人故事在校反馈会上交流。

徐新华校长充分肯定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老师们付出的辛劳,期待通过老师们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并认真解决好家访中了解到的一些问题,让家长放心。老师们都觉得“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家访正是了解孩子家庭教育的途径之一。交流中,老师都有同感:也许一个学生在班上不是很起眼,但对于家庭来说,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通过家访交谈,老师们更深切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

同时,家访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家庭中父母打工,做生意,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愈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二是由于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三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理念上的差异,致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会上,给老师们震撼最大是一些务工家庭条件。“一家人3口生活在一个屋子10多平方米,走廊上烧着一个炉子,二张床占去绝大部分面积,一张饭桌也是书桌,人进出要横走,大暑天只有一台电风扇。”蓝巧芬老师说,“如果不进入他们家里,你不会有一份震撼,就不会那么强烈地感觉到学生的梦想、家庭的期盼。”“小艳的父母特意等老师去家访,可见了面却显得很拘谨,说租住的房子太不好;小丽一家四口人挤在两间租来的破旧房子里,父母辛苦地培养着她和哥哥,这就是爱的力量;小豪的父亲在工地上受过工伤,家里的经济来源被切了一大半,可夫妻俩微笑着对我说,无论如何也得让孩子上学,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走一趟才知道,小雨一人在家还要照顾妹妹,老师到她家其正在喂妹妹吃饭,听说在家中洗碗等会做很多家务……”

“这些情况以前了解一些但都不深刻,这次,看到学生欣喜的笑脸,看到家长殷切的眼神,看到他们不同的生活境遇,我会审视自己以前的教育行为。”李建娥老师说。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