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畈小学:以“文化上墙”为基石,盖“文化落地”之堡垒
近日,走进西畈小学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组由四块墙面绘制而成的“文化墙”。这四幅文化墙,均以白色作底,底部砌黑青色瓷砖,顶部配以黑色雕花,墙体以黑青色瓷砖为瓦,整体雅致古朴,文化气息浓厚。四幅墙面的中央分别用醒目的朱红色写着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墙面一角分别配以与价值观内容相呼应的杨可扬版画,并用“梅、兰、竹、菊”四君子相辉映。
务实篇
务实就是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就是崇尚实干,讲求实效。务实是我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精神所在,以汤显祖画像诠释这种精神可谓相得益彰。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期间,强调民生为本,鼓励农耕,讲求务实。这也意味着西畈小学以“务实”精神来追求发展,与可扬文化中的“一丝不苟做事”相呼应,形成文化纽带,共同引领学生脚踏实地学习。而所配的梅花图,象征着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鼓励师生们坚持不懈,凌寒吐香。
守信篇
守信就是遵守信约,讲究信誉,尊重规则,不欺不诈。雷锋用其短暂而绚烂的一生诠释“诚信”二字,以信立身,形成了几代人公认的“雷锋精神”。西畈小学 以“信”自勉,培养学生们树立“诚信为本”的信念。更用兰花作比喻,借其象征知识分子气质的传统,鼓励师生们追求高洁淡雅、内敛风华的品性,做一个气节高尚的谦谦君子。
崇学篇
崇学是指崇尚学习,尊重知识,重学善思,追求真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崇学推崇学思结合,从而明理。这与西畈小学 “学中思、思中学”的学习理念融会贯通,倡导学生们摆脱机械式的学习方法,而要善于发现总结学习规律,勤于思考,虚心进取。所配的四君子之“竹”,正是以专心致志以求进取的精神备受世人所爱,西畈小学借“竹”的气节来引领学生,以求学习“节节高”。
向善篇
向善是指愿意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乐善、行善、扬善。古语“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西畈小学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各界“行善”之举的帮助,一方面以“向善”的价值观来待人处世,另一方面借感恩文化这个载体来回馈社会,将“扬善”视为己任。“善人者,人亦善之”,为善的气节就如菊花,恬淡却不失高雅风度,清净却得以亲和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