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中心成技校:成功举办县农村垃圾分类技术培训班
7月3日至4日,妙高中心成技校联合县环保局成功举办县农村垃圾分类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县垃圾分类试点村的69位学员在各自所在乡镇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参与培训。
学员们听取了四个讲座: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组织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应俊辉教授作的《基于五水共治背景,解读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和《农村垃圾分类技能》;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副教授、环境工程分院副院长陈兵红作的《生态文明建设延伸到农村的重大意义与实践》;遂昌县环保局局长张勇军作的《当前环保形势及新〈环保法〉讲解》。
讲座后展开了热烈地讨论,蔡源乡永兴村村支部罗新民副书记、云峰街道洋浩村吴昌军支委委员、三仁乡小忠村尹伟峰村支书、排前村王东豪村支书、湖山乡坪峰村谢木荣支部书记、高坪乡人大谢名胜副主席、三仁乡政府方开和副乡长先后发言,他们结合当地现状,交流心得及实用有效做法,并向政府、县环保局建言献策,最后达成共识。
正像遂昌县环保局副局长鲁旭辉总结时所说,我县的农村垃圾分类,在50个村搞试点,虽然有难度,但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去理解、去实施、去践行。一是观念:经费不足是事实,但不能等、靠、要,只能“点石成金”,“牵一发而动全身”,用好现有经费。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域产业,区分垃圾大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现在提倡的洁净乡村、垃圾分类,要让百姓的观念也改变,时时处处与群众的生态环境、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二是宣传: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与我们身边百姓的“知晓度”分不开,可以通过村的大小活动反复强调,通过会议予以布置落实,通过日常发现的新人新事给予弘扬,不良现象给予抵制,通过这样的宣传,使村民思想上提高认识,行为上趋向文明;三是强化:农户家门口实行“三包”,小组间划分区块,村集体负责公共地段,褒优贬差,奖罚分明,加强督导监督;四是达成:观念的转变,宣传到位,强化落实,使村民形成良好习惯,跨出家门就意识大类垃圾去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