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遂昌民族中学:40位教职工献唱《牡丹亭》

作者:叶锦雄 翁昌盛 /文 章建辉/图 文章来源:遂昌民族中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04-14 字体:

姹紫嫣红四月天,多情最是《牡丹亭》。4月12日上午,2014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在遂昌县平昌广场拉开帷幕。

四百年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伟大剧作家汤显祖在遂昌担任了五年县令,他在遂昌不仅班春劝农、兴教劝学、传授昆曲、纵囚观灯、打虎除害,深受百姓爱戴,而且创作了不朽名著——《牡丹亭》。

四百年来,百姓高亢于阡陌茶山,吟唱在街头巷尾,昆曲演唱早已成为遂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无论是田间的农民,车间的工人,还是小巷里弄的大妈,他们放下锄头、歇下工具、解下围裙,马上就会哼起昆曲,唱起《牡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装点成徽派风格活动现场,万人共唱昆曲《牡丹亭》,千人齐跳昆曲广场舞,百人同奏昆曲十番《水龙吟》,将开幕式推向高潮。而参与节目的都是本土群众,他们中有田间犁田的农民,车间工人,机关干部,也有小巷里弄的大妈,其中也有来自遂昌民族中学的40位教职工。在这一嗓嗓婉转的唱腔中,无不洋溢着遂昌人民对《牡丹亭》的真挚热爱,也正是大家的热情参与,让传统文化不仅枝繁叶茂,还更加花香四溢。

“为了练唱《牡丹亭》,我们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的课余时间。但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校副校长翁昌盛介绍说,“刚学之初,觉得昆曲是那么的坳口难学,一个音,半天也转不过弯来,渐渐地、渐渐地,大家都在唱昆曲、说昆曲,才发现原来昆曲也是那么的美丽动听。”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