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三中:不比分数比绩效
“唉,今天我们班养成教育又被扣了5分!”“看,上周我们班又是年段第一!”一边是唉声叹气,一边是兴高采烈,站在班级绩效管理公示栏前,两班学生的表情迥然不一。浙江省丽水市遂昌三中每天公布的班级管理绩效分牵动着学生的心。
班级是一所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学校各项工作决策产生绩效的“细胞”。遂昌三中现有班级44个,学生1900多名,如何让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实现比学赶超并做出实绩,该校领导班子经不断摸索,最终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借鉴企业绩效引入班级管理,通过全过程公正、公开、透明的“绩效管理”手段,促进班级建设,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的技能素质、工作业绩都得以明显的提升。
班级绩效管理分“养成教育”、“自主管理”、“班风学风”“班容班貌”“寝室文化”“星级创建”六大块。 “各块内容细化后印发给每班,责任很清晰,做什么、怎么做,做错了会怎样,师生一目了然。”政教主任叶建青介绍,“各班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每天由政教处进行统计,并直接公布在公示栏内,既让师生对绩效的好坏心中有数,又无形中鞭策班级你追我赶,在师生中形成了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比起成绩分数,我们更看重管理绩效分。以前,我班精神面貌不是很好,少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出现了消极、懒散,不求上进的现象,特别是几个捣蛋生,每天都让人焦头烂额。自实施绩效管理后,全班同学的上进心一下子就提上来了,而且班级荣誉感特强,那几名难管的学生也争着做好事为班级加分,现在管理轻松多了。”提起实施班级绩效管理的“魔力”,初三(12)班班主任阮东深有感触。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经过近一年的绩效管理实践,遂昌三中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变。“这是多年办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实行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是绩效考评加减分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内在作用,实现全校整体办学业绩的提升,完成一次从“人管”到业绩管理的质的飞跃。”校长潘伟斌对此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