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三中:为校园文化“挑刺”
“是‘衷心感谢’,不应该是‘忠心感谢’!”“这里‘陶冶’的‘冶’字左边多了一点就变‘陶治’了。”“老师说过这里要用破折号,不能空两格”。初三(3)班章煜鹏和鲍君豪在为学校文化展板查漏时特别认真,不放过每一处有字符的地方。
日前,为配合丽水市语委对遂昌县进行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遂昌三中发动全校师生开展语言文字“啄木鸟行动”—— 为校园文化“挑刺”,各年段组织师生对校园内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进行彻底查找。
笔者跟随“啄木鸟”们参加行动,看到校园文化中“缺胳膊少腿”的汉字和英语字母还真不少。“分”写成“兮” 、“酒”字成“洒”、“锻炼”成“锻练”真是五花八门,有些字句读来令人哭笑不得。
一场 “啄木鸟行动”下来,战果颇丰。“不少科室的错别字被我们指出后,老师马上不好意思地进行了整改。边改边学,我们自己也学到了很多规范性用字知识。”负责初一年段“啄木鸟行动”的学生毛夏楠说。
“原以为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错别字应该很少了,没想到不规范的字还真不少。”负责该校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的副组长吴伟芳老师说。
据了解,自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以来,遂昌三中师生多次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志愿加入“啄木鸟行动”队伍,为学校整理档案材料、查阅文件、校对校刊校报,上街为社区、街道店面文化拍照、“捉虫”,大到悬挂的巨幅字画广告、名称牌,小到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本,无不精雕细琢,面面俱到,营造了“人人说普通话,处处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学校充分利用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手抄报、黑板报等载体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开展“推普周”活动、普通话知识竞赛、“啄木鸟”行动、书法大赛、演讲比赛、征文等形式,掀起学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该校已查出错别字、错误标点等不规范用字1300多处,整理语言文字档案、材料、光盘150多份。
“错别字、病句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净化语言成长环境刻不容缓!”谈到不规范用字对孩子的危害时,该校校长潘伟斌激动地说。“学校是使用语言文字的基础阵地,我们会把“啄木鸟行动”持续下去,并将这项行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渗透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让更多的孩子自觉主动参与校园文化挑刺,让错别字、不规范用语无处遁形,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学校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