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树立目标 寻找路径——遂昌中学举行2013开学典礼

作者:周惠平 文章来源:遂昌中学办公室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9-03 字体:

晨光稀微,国歌嘹亮。9月2日清早,遂昌中学举行2013学年开学典礼,启动新学期的运行车轮。

典礼上,胡志忠校长发表激情讲话。胡校长以《敢想敢做》为题的讲话,依据学校近年的高考数据和事例,结合市委王永康书记签批的材料《走进哈佛》,向全校师生讲明了一个道理,即“因为敢想敢做,我们成功了;因为敢想敢做,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成功”。讲话中,胡校长用同学们身边的榜样教导同学们,“给自己定一个切实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奋斗”,要征服学习,要加强时间管理,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之外,典礼还表彰了上学期的奖学金获得者和校县市三级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郭跃安主持,县公安局副局长、学校法制副校长应事建出席了典礼并在主席台就座。

(后附胡志忠校长讲话稿《敢想敢做》)

 

 

 

 

敢  想  敢  做

 ――在2013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遂昌中学  胡志忠

亲们:

       大家早上好!按照文件的规定,学校开学典礼是不能放鞭炮的,可是今年不一样,我们所放的鞭炮都是2013年的家长自愿送过来的。2013年,注定是要被写入历史的一年,在这里,我首先要和大家共享我们遂昌中学的荣耀:

在2013年高考中,我校第一批文化重点上线人数为130人,这是遂中历史上重点上线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理科101人,这是我校理科历史上的首次破百;文科29人,这成为我校历史上文科成绩的最高纪录。尤要一提的是我校理科状元董陈杰同学以731分的总成绩,名列全省理科第100名,顺利地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为今年丽水市本地学校培养的四个北大、清华学生之一。此外,被浙江大学录取的有9人(其中4人为浙江大学农科大类),另外还有一些优秀学生被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华东理工、上海大学等等全国名校录取。第二批以上(包括重点)为544人,是遂昌中学近几年的新高,达到了59%,超过全省本科平均上线比例7个百分点。第三批以上总上线人数 848+20=868人,全校高考上线率为 94.5% 。届时我们会将今年所有高三上线学生的分数对应录取的学校人手一份分发到每个同学手中,校园中还要举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图片展览。

新高三年级的成绩喜人。按丽水市质量监控成绩,全市(缙云除外,下同)切线人数为1514人,我们文理第一批合计取得了218人的好成绩,前二批合计为573人。第一批与前二批均排在丽水市第三名,略显优势。要知道我们这届同学的入学成绩是没有优势的,当时排在丽水市第6名,但是,经过四个学期二年的努力,我们勇于超越,终于拿到了第三名。并且理科全市前十名学生中我们依然拿到了4席:邱健雨第3名,王志超第5名,上官义阳第8名,吴雅冰第10名。全市理科前100名中,我校有17人;全市文科前100名中,我校也有17人。

再看新高二年级的成绩,按丽水市质量监控成绩分析,全市切线人数为1513人,我们文理第一批合计取得了209人的好成绩,前二批合计为571人。第一批与松阳并列排第三名,前二批为丽水市第三名。并且理科前10名我们拿到了1席:雷晨希第7名。理科前100名我们有19席,文科前100名我们有5人。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这届学生没有因为深化课改而落下学业。

成绩是可喜的,成绩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的学生是了不起的,我们的教职员工是可敬的。还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大胆地提出重点上线人数要达到80人,结果是92人;2013年我们更大胆地提出重点上线人数要达到100人,结果是130人。是什么让我们能有如此的胆量,在神圣的高考面前敢于承诺并实现了诺言呢?在这里,我想用四个字作为我今天发言的题目,那就是“敢想敢做”。

第一是敢想。敢想就是要认清自己,找出差距,有信心,有勇气,科学合理地设计未来,给自己定一个切实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奋斗。遂昌地处欠发达山区,我们的基础从一开始就是稍落后于发达地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遂中学子并不笨;虽说外因很重要,但是成功取决于强大的内因。2012年以来的高考,给了我们许多政策层面的利好消息:比如说,考风考纪迈入史上最严格的年代,启用了全程监控设备,估计今后无论高考还是会考都可能更严格;比如说,从2012年开始,省教育厅配合新课改,开始降低高考难度,等等。在公平的高考面前,天平一定会倾斜于有勇气、敢于梦想的遂中学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定会有好的收成,这就是自信,这就是敢想。下面我以重点上线为例,验证我们的逻辑。

按遂昌县近20万的人口来计算,只要努力,我们完全有理由接近或达到浙江省重点上线的平均数。这里有两种计算办法:一是报名人数比。浙江省今年的报考人数为31.3万人(理科为20.3万人,文科为11万人),高考重点上线人数约为41000人(其中理科为33000人,文科为8000人)。以报名人数比计算,全省重点上线平均数为13.5%。今年我校报考人数为918人,重点上线人数为130人,所以我们上线平均数为14.2%。另一种是常住人口的万人比。以万人比计算,浙江省的常住人口为5400万,重点上线比例为万分之七点六,以此类推,我们遂昌户籍人口重点上线人数应该是152人。今年我校上线130人,看起来好像不够,但据可靠消息,三年前去缙云与丽中的15个委培生中有10人上线,这样,合计有140人。如果再加上那些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去外地市就读的学生,这么多人之中总有些会上重点吧,我想我们已经接近或持平了全省高考的平均数。完成这一任务,我们用了2012与2013年两年的时间。外界对我们遂昌中学学子的评价不外乎两条:一是“心想梦圆”,二是“为学当自强,山区也凤凰”。高考不可恨,可恨的是奋起不争;高考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不够强大。近二年的高考经历,我们用无懈可击的数据证明了这个事实。

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学校所有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职工的辛勤努力!感谢2012与2013年的所有学子为我们在座的同学树立了新的标杆!

当然,我们更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更加勇猛,一年一个新纪录!因为敢想,我们才有机会进行巅峰对决;因为敢想,我们才能坚信:勇者必胜!(退一步说,虽败犹荣)

第二是敢做。敢想是有目标,敢做就是要找到路径,并有切实行动。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所有的行动就是时间的投入。三年前我曾经提过一个概念叫“校园速度”,这两年学校终于出现了一些端倪:两年春节大年初一就有同学来校自修;暑假里也有不少的同学在校阅览室勤学;周末的校园,只要是安静的场所,都能见到不少好学的身影。

就在上个月,我与北大董陈杰同学和优秀老师代表周莉珠老师非常有幸地参加了丽水市委王永康书记与优秀学生的见面会,后来还拿到了市委书记亲批的一份《走进哈佛》的材料,昨晚都已发给全体学生与家长。在这里,我想趁这个机会解读一下。

哈佛的这则材料,关键词是“征服学习”与“时间管理”,其中有这样三段话:

1、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两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2、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是对意志的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

3、哈佛学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可以能怎样的发挥潜力?一一哈佛告诉你。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高学府的象征。

或许有人会问:哈佛是大学,我们是高中,如何来比?我想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哪怕是以后走上社会,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都是一致的。

回首这两年来的成绩增长,我们不也是在“征服学习”与“时间管理”中过来的吗?全省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能学肯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学不肯学?有同学认为自己的基础不如别人,让我告诉你,这更是我们要“征服学习”的理由。在今年重点上线的130人中,有一位同学在三年前进校时,是全县中考第638名。他在接受市里媒体采访的时,我们了解到他家在金竹,初中毕业在金岸中学,是属于分配生降分后才录取到遂昌中学的,高一年级还被分在平行班中。是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的进步呢?答案非常明了:别人学,我在学,别人未学,我还在学;日思夜想,梦寐以求而已。如今他以649分的优秀成绩被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类专业录取了。

哈佛精神启示我们,身边的榜样引导我们,我们要拥有“征服学习”的态度,要善于做好个人的“时间管理”,争取“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要用好用足能用来学习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这是成功最重要的保证!借此机会,我还要倡议: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要逐步规范教学区秩序的管理,让“校园速度”,从我做起,从教学区做起,我们要争做与时间赛跑的人。高中只有三年,假如我们能将其无形地延伸为三年半或四年,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属于我们!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要用我们的素养与才智告诉周边的人:我,就是一个“文理兼通、学有所长、温文尔雅、自立自强”的名副其实的遂中人!

因为敢想敢做,我们成功了;因为敢想敢做,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成功!

最后,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为自己鼓劲:来年,我们必将迎来更新的突破!
       谢谢!                                                        

                                                                                                                                                     2013年9月1日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