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由网络编织的青春梦想 ——遂昌职业中专助力“中国淘宝县”建设侧记
“林老师,我的网店‘遂昌特产’已经升四钻啦!”近日,遂昌职业中专2009级商务(1)班的毕业生雷建雄在班级QQ群里自豪地向班主任汇报他的淘宝“战绩”。同班同学黄巧英也随即发来一条名为“我的新店‘竹炭汽车饰品’开张喽!”的链接。群里你一言我一语,不是在为自家的产品吆喝,就是在为各自的淘宝之路说问题、谈经验。
这两年,遂昌职业中专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瞄准“中国淘宝县”这一商机,量身定制本土教材,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天地。
如今,该校大多数商务班的学生都当上了“淘宝掌柜”,他们不仅在网上“淘”出了乐趣和自信,更为遂昌这个“中国淘宝县”“淘”出了别样的精彩。
借势借力 “淘”出本土特色
近年来,随着遂昌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竹炭制品、原生态农产品销售为代表的网店经济红红火火。目前全县的网店规模已经达2000多家,淘宝网唯一一家县级馆“遂昌馆”也于今年1月8日正式上线。
借着近几年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势头和“中国淘宝县”打造的东风,该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从2004年不足80人的两个教学班变身为现在招生数占年度招生总量4成、专业教师达17人的省级示范专业,实现了专业本土化、特色化的有效融合。
2009年,学校整合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开设了竹炭专业,编制了校本教材《竹炭概论》,并与“卖炭翁”公司联建了竹炭展示厅,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竹炭制作工艺、锻炼网上销售能力的实训平台,更促使展示厅成为竹炭文化的传承基地。经过4年的发展,如今的竹炭专业已成功跻身全省特色专业行列。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传统特色专业成果展中,该校的竹炭专业代表丽水市参展,为秀山丽水的地域特色发展赢得了口碑。
电子商务专业刘存青老师自豪地说:“学校将看似关联度不大的竹炭与电子商务两大省级品牌专业进行‘联姻’,正是立足本土产业的发展实际,从巧、特入手,真正体现专业建设服务地方产业!”
善战精技 “淘”出专业精彩
2010-2012三年“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团体一等奖”、第十届丽水市师生技能比赛学生组第一名、浙江省中职校学生技能大赛电子商务项目三等奖(实现了我市在该项大赛获奖的零突破)……在学校的荣誉榜上,一块块奖牌显得格外耀眼。在这些光环背后,倾注的是师生们勤练内功的心血,凝聚的是学校对特色专业内涵建设的专注与执着。
在历年举办的“创业计划书拟制”大赛、“商品模拟推销”大赛等技能比赛中,同学们的参赛热情高涨、参赛人数逐年增加、专业技能水平稳步提升。其中在2012年6月,陈观凤等6位同学的创业计划书《农旅1+1网》的创意设计获得了浙江省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自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十月开放的“跳蚤市场”,不论是商品的选择、进货、铺货,还是宣传、销售、财务结算等都由学生自行组建的团队解决,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只是扮演了观摩者的角色。跳蚤市场让学生在实体店铺与网店联盟的创意创业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战中提升了专业综合竞争力。
此外,专业组的教师不定期带领学生们拜访当地的“老炭翁”,也为师生们增添了不少“绝技”。
携手互促 “淘”出校企共赢
“我真幸运能够加入‘遂昌馆’的筹建团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不,它还帮我拿到了全省电子商务大赛的三等奖呢!”曾经参与“遂昌馆”筹建的曹巧丽同学在谈及这段经历时,兴奋之情仍旧溢于言表。
2012年10月,一支由5名电子商务专业的在校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加入了“淘宝特色中国——遂昌馆”的开馆筹备团队,他们统计会员资料,收集商户信息,与网店协会的专业人员一并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出力。这样的机会也为这些在校生打开了一扇接轨梦想的窗。
然而,参与筹备“遂昌馆”只是遂昌职业中专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在学校的合作名册中,中国人本集团、中国竹炭博物馆、浙江遂昌卖炭翁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都在其中。该校教务主任谢芝兰说:“学校在定期安排学生赴企业、协会实习的同时,把他们的网络销售、网店经营也一同搬入课堂,从客服、网店管理到页面设计,让学生在真刀真枪中学得一技之长。”
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也托举了无数人的创业梦想。遂昌县依托“遂昌馆”打响生态品牌,体现出“小县城、大潜力”的地方魅力;遂昌职业中专抓住时代的脉搏,紧跟地方经济,更展现出了“小学校、大智慧”的职校风采。
从当初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破茧成蝶,遂昌职业中专通过专业建设成功打响了职校品牌,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众多创新性人才,同时也为广大职校生编织了一张青春梦想。稚嫩的双手敲击着键盘,也在叩响成功的大门。
对于学校的重点专业——电子商务的未来,校长龚林鸿充满希望。“接下来,我们还要建设竹炭文化展示和实训厅,进一步丰富电子商务和竹炭工艺这两大省级专业的内涵,让师生们真正成为‘中国淘宝县’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