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行知少年读书节之:读写结合研讨课(二)

作者:吴丽媛 文章来源:妙高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5-03 字体:

428日,妙高小学报告厅里,开展了以读写结合为主题的低段语文组研讨活动,罗燕和吴冬香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两堂课。

罗燕为大家执教的是《三个儿子》,这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罗老师先抓住三个母亲对儿子不同的评价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情感体验。在读第一个妈妈的话时,罗老师设计了让孩子当作妈妈,读一读妈妈夸奖儿子的话。然后随机采访“妈妈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得?学生说得话让大家印象深刻:“我为我的儿子骄傲!”“我的孩子是最棒的 在读第二个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话时,罗老师改变了方式,让一个学生读,然后随机找学生来评价他“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到了第三个妈妈那里,罗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那个妈妈的心情,学生说出了那个妈妈心情平静、平淡,那个妈妈很谦虚,而且学生真的读出了这样的语气。罗老师抓住三位妈妈的话,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后,罗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比3个孩子的表现时,巧妙地抓住句式“一个……一个……另一个”进行写话练习,同时提供给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写得水到渠成。

吴冬香执教是三年级的《夸父追日》,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也是一则趣味性很强的神话故事,充满了奇特的想象。 夸父“喜欢光明,追赶太阳的奉献、牺牲精神”及文本“神奇的想象,夸张的语言”是本篇课文的精髓。吴老师以《山海经》中的文言故事引入,利用文白对照,抓入文中重点段落,在学生充分感知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夸父在追日途中可能遇见的困难,进行练笔。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举措,学校将继续开展以此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