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学习小诊所” 助学困生“脱贫”

作者:周文胜 文章来源:遂昌三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3-29 字体:

 “老师,我上课例题都听懂的,可就是一到做练习时就无从下手,作业也经常抄别人的,我得的是什么病啊?”“这是学习依赖症,这个病在遇到似会不会的题时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思考,遇到实在做不来的题要向老师、同学请教,直到弄懂为止。”“我上课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总想讲话,还特别爱做小动作,所以老师上课讲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我该怎么办?”“你得的是学习不专心症。这个病在每当自己想讲话时要暗示自己不可以讲;告诉同桌和周围同学不要在上课时和自己讲小话;不要带小玩具来学校。”这是遂昌三中“学习小诊所”内“学生病人”询问“老师医生”的情景。

据悉,为帮助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习没有进步的学生,遂昌三中抓住师资优势,充分利用班主任、心理教师及少数成绩拔尖学生在各班开设了“学习小诊所”,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后进生、“捣蛋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矫正学习方法,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来到“小诊所”,可以看到“医生”讲解得很仔细、很耐心,“病人”也听得很认真,有些“病人”还带来小本本,把“医生”的句句良言都记在本子上,甚至有“病人”向“医生”和盘托出自己的小秘密,让会诊收获了意外的惊喜,许多“鲜为人知”的素材还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翻开了“医生”的会诊记录,看到了一张张字迹工整的处方。毛金香,初二(6)班,诊断结果:字迹潦草,作业烂糊,语文成绩令人担忧,但性格随和,乐于和同学交往、为班级做事。健康指导:走近他,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多一点信任,少一些责难,安排语文课代表和他结对,激活其乐学点。吴烨晨,初一(11)班,初步诊断:性格文静,喜独处,对班级事情漠不关心。数学成绩不好,学习遇到困难不问老师、同学。康复建议: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应与孩子多交流谈心,增强学习自信心;开展“一帮一活动”,为她找一位负责任的“小老师”,辅导和帮助学会独立思考,正确解题等。杨帆,初三(2)班,父母离异,上课经常迟到,行为习惯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成绩不理想。建议: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上课多给予她回答问题的机会,作业分层布置,让她尝试在课堂上完成……

遂昌三中是一所年轻的公办初中,创办于1999年,主要承担遂昌县城区和附近乡镇的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任务。该校现有38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学困生面较大,师生结对帮扶、责任领导联系班级、开设“学习小诊所”等一系列举措,旨在让更多的学困生“脱贫”上进。该校校长应建华说:“除了开设‘学习小诊所’,我们还启动了示范引领、监控课堂、指导学法、盯人辅导、高效作业、调研反馈、专家引领、坚持落实等八项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小诊所’在培优补差方面收到了奇效,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下一步我们将会在对学困生学习会诊质量上下功夫,争取今年关爱生率(学困生面)比去年有更大幅度的下降。”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