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素质教育的宠儿 孝文化的传承者——记遂昌三中优秀少先队员吴晨希

作者:周文胜 文章来源:遂昌三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3-12 字体:

灿烂的笑容,水灵灵的两只大眼睛充满睿智,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说话响亮有力,好一个阳光、活泼的女孩——吴晨希!让全校师生认识吴晨曦,是在去年9月份,她代表遂昌三中参加丽水市“十佳孝故事大王”比赛,以一篇受电视广告和感动中国节目启发创作而成的精美讲演稿——《孝心故事伴我成长》参赛,一举夺得了“丽水市十佳中学生孝故事大王”称号。

比赛展露语言天赋

说起那次市“十佳孝故事大王”比赛,吴晨希记忆犹新。由于接到比赛通知时间比较紧,学校直接指定她参加。对参加市级比赛,她当时真有点担心自己没能力,上不了台,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她毅然接受了重任。由于比赛主题是倡导青少年通过讲述身边的孝故事,传承孝道文化,宣传孝敬事迹,汲取“和谐、仁爱、感恩、责任”的孝文化精髓,吴晨希在家是个乖女儿,更是爷爷奶奶眼中的孝孙女,这题材她太熟悉了,于是连夜就赶出了一篇一千多字的稿子,次日又请老师修改,定稿后马上投入到试讲训练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手势、表情,语调高低、语速徐缓,她都要请老师悉心指导,由于太过执着,常常练得大汗淋漓,嗓子都哑了还不肯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现场,她以流畅的语言表达,紧扣主题的故事内容,自然协调的表情、动作,大胆地发挥创造,表现自己,赢得了评委的一致首肯,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赛后,吴晨希对自己的座右铭“珍惜每一次机会,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谈起演讲和讲故事比赛,吴晨希就滔滔不绝。小学一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班里指派参加学校演讲比赛,就展露出了少有的语言天赋,她清楚记得,如果当时不是因为缺少一个动作她肯定能得一等奖,从那以后,她就渐渐喜欢上了演讲和讲故事。她很喜欢电视上那些语言类节目,如“曲艺杂谈”、“百家讲坛”、“脱口秀”、“我要上春晚”主持人大赛等,对主持人优雅的风度、超强的气场、脱俗的语言,她很佩服,也很羡慕,梦想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其中一员。“每次上课,她都神情专注,认真听讲,老师提问时总能积极开动脑筋,听到她响亮的回答问题声。特别是朗读课文时她十分投入而富有感情。”语文老师徐咏梅说。

她是班里的“孝女孩”

吴晨希在班里一直都担任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做事勤勤恳恳,在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学习,她品学兼优、多才多艺,不管学校组织什么活动,都少不了她活跃的身影;她团结同学、孝敬长辈,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少先队员。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她从小就和与爷爷奶奶一起住在乡下。当时农村教育条件差,看到许多小孩都到县城读书,爷爷奶奶也把她送到县城来就读。百事孝为先,爷爷奶奶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疼爱,吴晨希说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现在她每逢节假日回家,总要陪两位老人下地浇浇菜,帮忙洗洗碗,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由于奶奶没文化,看不懂电视,她就经常陪奶奶看电视,讲解节目内容给奶奶听。平时她很留意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孝”新闻:哪里有儿女不侍奉父母啦、哪里涌现了孝女孝媳啦、哪里又有弃婴无人认领啦,每每她都把所感所想记在笔记里。她也很喜欢看一些孝道故事书,对古代“亲尝汤药”、“百里负米”、“弃官寻母”、“闻雷泣墓”、“扇枕温衾”、“刻木事亲”等孝道故事她是如数家珍。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她还经常写一些颂扬孝道的文章,将自己的感触融入字里行间,紧扣主题,词汇量也相当丰富,写来得心应手,文章也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给全班学生听。由于她经常会讲一些孝道故事给同学听,同学们背地里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孝(笑)女孩”。

素质教育的宠儿

吴晨希爱好很广泛。她喜欢书法、绘画、写作,也喜欢打羽毛球、爬山等体育活动。由于综合素质较好,学校开展的一些素质教育活动经常由她来主持,在遂昌三中,她成了素质教育的宠儿。她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还一度被评为学校的“学习之星”、“劳动之星”、 “文明之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的初二(10)班集体凝聚力强,学习氛围浓,成为全校示范班级。“她是我班最优秀的学生,能说会道、勤奋好学,做任何事都很努力,很用心。”班主任张德惠对自己班的高才生赞不绝口。

听说学校开展“向身边的好伙伴学习”活动要把她当作典型时,吴晨希很坦然,笑着说:“我什么都没想,只觉得在校要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好好学习;在家要多做家务,孝敬长辈,报答父母;在社会上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四好少年。”

她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枝奇葩,也是当代中学生孝文化的传承者。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