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遂昌民族中学:校园吹进杜郎口“旋风”

作者:叶锦雄 文章来源:遂昌民族中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12-03 字体:

一排排桌椅摆成了方阵形,一个个学生走上讲台,一组组学生围在一起……日前,当你走进遂昌民族中学七(4)班教室,只见四周全是黑板,没有讲台,课桌分组集中排列,学生对面而坐,社会老师刘吉洪正在学生间走来走去,时不时提几个问题,现场指导。该校副校长傅代根解释说,这就是该校刚吹起的“旋风”——杜郎口教学模式。

       据了解,杜郎口中学是位于鲁西南的一所农村中学,它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既能提高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称之为“杜郎口模式”,或称为“三三六”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

      “杜郎口模式”能否复制?带着系列问题,11月30日下午,遂昌民族中学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内,校领导、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年段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50多人共聚一堂,共同研讨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工作方案。

        会上,该校教务主任刘吉洪介绍了到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的情况,重点对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的理念形成、运用、成效、先进性和特点、模块、环节进行了详细解析,同时结合自己课堂实践,提出在教学实施中重点要注意的问题。

       与会人员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杜郎口模式”本土化,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的预习方法指导,如何提高学习小组展示汇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等问题与刘吉洪主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遂昌民族中学和杜郎口中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都是农村中学,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生源质量不是很高。因此,在我校推行‘杜郎口模式’是比较可行的。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生硬地照搬照套,而必须因地制宜。‘杜郎口’经验,最根本的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需要勇气,因为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的准备是非常辛苦的。”傅代根副校长说,学习一种新的经验或模式,有时需要简化经验,掌握其合理因素。如果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去推广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很可能会流于形式。“最佳的情况应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几种变式,也就是说,我们准备一边学,一边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并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