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遂昌育才中小学举行“小初语文教学衔接”研讨活动

作者:刘淑萍 文章来源:遂昌育才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10-26 字体:

1022-24日,遂昌育才小学联合遂昌育才中学,开展“小初语文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县教研室副主任雷清、中学教研员唐红辉等参与研讨,对实践小初语文教学衔接给予方向性的指引。两校校长毛卫华、潘顺新亲临研讨会现场。

在今年暑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三长会议上,总校校长郜宴中明确指出:各学校要重视研究小、初和初、高教学内容的衔接,以高一级课程的理念、方法来引领学科教学。从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来看,初中一年级和小学六年级的教材存在明显的差异:篇幅突然加长,文学味陡然加重,思想内容显得深刻,新的知识点、言语表达方式纷沓而来。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学校名称、学习地点都传递出某种需要适应、需要更新的信号,但不代表着学生的心智水平,学习能力会有必然的跳跃性的变化。如果缺少必要的铺垫,小初过渡不畅,那么一落千丈不仅仅是分数,还有学生的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恶性循环。

新学期伊始,遂昌育才小学针对“小初衔接”的一系列问题开展探讨,制定应对策略,其中包括:认真学习初中教材,了解四个学段的编排体系;开展小学、初中互研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接近于初中教材的文本等措施。

22日晚,遂昌育才小学组以各年级语文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小初教学衔接的主题学习和探究活动。教师们对小学高段(第三学段)和初中学段(第四学段)的课程标准进行细致比较,明确两个学段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的异同及其待续性;认真解读语文中考试卷(2011金华卷,2012丽水卷),了解中考的动向;对现代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在阅读大量小初衔接主题的文字材料和备课组学习交流的基础上,24日下午,两校41名语文教师齐聚遂昌育才小学,参加听课研讨会议。育才小学邱黎红执教《少年闰土》一文,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老师们从“语文教学目标的洁净意识”、“语文教学行为的高效意识”、“语文教学的言语意识”、“语文教学的小初衔接意识”展开了具体的讨论。育才中学兰国祥老师作了专题讲座,帮助小学教师认识初中语文教材体系的概貌,了解初中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提高作文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在会议的互动交流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对小学毕业生最缺失的语文能力及改进等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

通过半天的活动,“小初语文教学衔接”的思路逐渐明晰:第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为方向,以之连接两个学段的教学,按照各学段的基本要求,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第二,以六年级和七上年级为过渡期,落实各项常规,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第三,在知识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小学六年级加快脚步,与初中接轨,七上年级放慢脚步,向小六年级倾斜,最终实现和谐统一、螺旋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贯穿本次研讨始终的一个话题“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大家认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八个语文学习习惯: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课外读书看报、勤于积累的习惯;边读书边写批注的习惯;背诵诗文的习惯(每天15分钟);自读课文、独立思考的习惯;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写随笔的习惯。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对于如何解决语文学科情感性和应试性的矛盾,毛卫华校长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两条腿走路”,一是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积累,二是答题应试专项训练。用于阅读体验的时间应大大多于答题应试的时间,在大量积累的前提下,阅读理解、作文等应试技巧和能力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潘顺新校长说,得益于锦绣.育才的资源优势,小初语文教学衔接活动得以顺利、扎实地开展,这次活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小初教学各自为政的壁垒,开了县域范围内小初衔接研究的先河。他强调,教师要加强学习,不做重复经验的教书匠,要以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他还建议,为进一步加强衔接,小学中学可开展“同题异构”的课堂展示活动。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