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民族中学 山城新兴的“西南联大”——遂昌民族中学建校两周年发展纪实

作者:叶锦雄 周瑶 汤凌锋 文章来源:遂昌民族中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04-26 字体:

    “浙江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丽水市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丽水市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丽水市绿色学校”、“丽水市体育特色学校”、“丽水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丽水市2011年初中教学质量管理进步奖”、“遂昌县文明单位”、“遂昌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团工作先进集体”、“遂昌县五星级平安校园”、“遂昌县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第二届、第三届ZSFL浙江省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丽水赛区初中组冠军”。各项荣誉纷至沓来。
     “2010年中考,72人达到遂昌中学正取生录取分数线,对照六校撤并前入围的42人,提升了75.6%。2011年中考,101人达到遂昌中学正取生录取分数线,提前实现重点高中正取生录取人数超百的目标。吴雅冰同学以599分的成绩获全县文化课冠军。”教学成绩稳步提升。
       抗战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谱写了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在遂昌县,也有这样一所“西南联大”,她就是位于妙高镇后江村的遂昌民族中学。
      遂昌民族中学,2010年3月建成开学,吸纳了来自遂昌县中西部6所乡镇初中11个乡镇的1800多名学生、150多名老师。6所乡镇初中合并后能否快速融合?2000余名师生从乡下集聚到县城能否适应?学校的管理体制能否跟上?学生在校安全能否保证?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和质疑,民族中学通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我女儿到民族中学读书后,学习成绩进步了,人也更勤奋、懂事了,被校园电视台聘为首席小记者,最近还代表全县初中学校参加了全省中小学生‘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八( 5 )班学生卓颖的家长说,新学校条件好,老师管理严格,女儿在这里过得很开心,自己也就放心了。
       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是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针对全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民族中学推出了首先“6S”管理制度,要求每位老师上课前核查学生数,关注教室环境卫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和班主任联系。学校开办之初,少数学生思想波动大、纪律观念淡薄。为此,学校成立了安全保卫小组,晚上值班巡逻。此外,学校还实行“百名教师下寝室”和“值周教师住寝室”等全员、全天候管理制度,教师们日夜维护校园的秩序和稳定。长此以往,学生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勤奋好学氛围日益浓厚。
       每逢周末,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有300-500名学生选择留校。学校安排19位值班教职工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管理服务学生。值班教师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并鼓励他们参加“微笑志愿者服务”。另外,学校通过校园电视台、班队活动课、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教育感恩之情;举行“星级班”评比、新团员入团仪式,号召大家向先进看齐;推行“五常法”食堂管理,实行错时下课制度,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质量要提升,教师是关键。针对青年教师占大多数的现状,学校出台“春之约”发展培训、“师徒结对”等多项举措,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县“十佳勤廉干部”翁昌盛、市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蓝姗、在市中考复习会开示范课的尹巧敏、“肖丽萍教学行为研讨会”的主角肖丽萍等一大批青年教师群体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逐渐成为民族中学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少讲多学”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符合校情的“M”值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备课管理  实行集体备课和“提前备好一周课”制度,教师间相互探讨交流教学思路,教研员经常来校参与辅导听课,整座学校教研氛围浓厚。
      ……
      民族中学犹如新生的婴儿,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慢慢成长,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坚实迈进。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始于足下。我们要继续实行全程、全员德育管理,强化‘6S’管理体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地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体艺等某方面的素养。” 民族中学校长潘文华说,还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大批属于自己的骨干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族中学全体师生本着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努力拼搏,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宽厚待人,具备深厚的学识,这是民族中学对全体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知礼仪、懂道理的国家栋梁。民族中学全体师生将严格按照“行健、厚德”的办学宗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一流硬件、一流管理、一流质量”的目标奋勇前进。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