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学校短讯>详细内容

学校短讯

职业中专:物我合一 物我两忘——记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一级书法家浙江分会会长吴金有的书法讲座

作者:徐雅静 文章来源:职业中专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04-16 字体:

4月13日下午,职业中专书法兴趣小组成员到妙高镇青云小区会议室听取了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一级书法家浙江分会会长吴金有的书法讲座并观看他现场表演。

吴老说:“ 我写字,笔锋一触纸,心底里便有感觉。这种感觉时常会使我对书法产生无限的遐想。”随后跟同学们主要谈了如何临摹,他说,我们学书法为什么一定要临摹古人的法帖呢?我的理解是:今天我们公认的法帖是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甚至几干年的历史筛选而留存下来的附合我们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书法典范。临摹法帖是我们自身文化和雅化的需要,也是我们审美认同的需要和在审美认同基础上审美新发现的需要。

在一遍又一遍临摹法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人对自然认知的局限性、有限性和无限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面对一本法帖,看着那帖上的字,对着临,一遍一遍地临,就是临不像呀!这不是说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上有着局限性和有限性吗?当然,一遍比一遍的更接近原帖,这个过程具有无限性。然而,我们的理想不仅仅是临像,而是我们认为临像以后才能进入自由书写发挥的阶段,去体验认知上的无限性。 

临摹法帖需要有正确方法。有学生提问:“吴大师,我爱好书法,已经临摹字帖7年了,就是临摹不像,这是什么原因?”他答道:“原因肯定是不得法。”那么如何才能得法呢?首先要对“临摹”这种学习书法的方法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要知道“临摹”是学习书法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初学书法者临不像是正常的,而摹不像就不正常了。那么,笔法是什么呢?笔法是写字时执笔、用笔和行笔方法的总和。笔法对了,写出来的字就符合视觉审美的要求。书法的笔法之难,关键在于需要改变我们固有的书写习性。

随之,临帖不仅是改变了我们固有生理动作的习性,而且还改变了我们固有心理思维的习性。那时,我们临摹法帖已经完成了笔法、字法、空间构成的阶段,进入到临写古人之气势、气质、气息、韵致和神采的阶段。最终,临帖就是与古人谈心论道了。

无论是临帖还是创作,只要笔法到位,笔锋自然流韵。每每写到笔端流韵时,总有一种身心双畅之感,其实这种神韵是从心底里流向笔端,显现在纸上的。这时,我与笔处在无间的交流与融合状态,物我合一,物我两忘,这是临帖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最后,吴老还为大家进行了现场表演,并为学员书写了名言警句,赠送给每位同学作为勉励!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