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育才中学:聚焦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遂昌县初中英语七年级新教材研讨活动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为推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高水平高质量落实,提升课程、教材、教学一体化建设水平,帮助初中英语教师用好新教材、践行新课标理念,推动初中英语课程改革,遂昌县初中英语学科七年级教师于3月10日齐聚遂昌育才中学,开展教研活动。
Part1 课堂展示 精彩纷呈
教研会伊始,两位优秀教师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呈现了两节示范课。
宁波象山大目湾实验学校的王璐雯老师带来了七年级Unit4 Eat Well Section A open page-1d的听说课。王璐雯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基础,深度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课堂上,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听力活动,将听力策略和语音教学结合在一起。同时,王璐雯非常关注学教评的一致性,将评价嵌入教学过程中。
云峰中心学校的夏蒙老师基于问题链设计了七年级Unit3 Keep Fit Section B 1a-1d 的阅读课。在运动热身阶段,带领学生领会、归纳文本核心信息,并表达自己对于运动的选择和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文本词汇教学中,夏蒙用了图片、猜测词义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词义。
课后,在县教研员罗青萍老师的主持下,两位上课教师从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设计与过程等方面,对备课思路进行了阐释。与会老师也对两节复习课进行了深入讨论,老师们对执教教师的优点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针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
Part2 专家引领 助力成长
宁波市名教师、象山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张正菲以《基于语音的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实践》为题,为老师们带来了关于语音教学的讲座。张正菲从语音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当前语音教学面临学生音位编码能力薄弱、中英文语言体系差异等挑战,导致“音形分离”现象普遍,影响学生拼读与学习信心。人教版七年级教材采用系统化、螺旋式编排,重点突破重音与语调难点,夯实语音基础。
为提升学生拼读能力,教师需通过优化衔接课程、设计语音专题课等实践,强化音形转换训练。张正菲重点推介“SMILE”教学模式,即情境驱动、多模态感知、思维模仿、学习进阶与评价跟进,强调在语境中融合语音规则,促进语音能力螺旋上升。
Part3 经验分享 言思致远
新教材带来新挑战。为解决教师们在新教材项目化教学部分的困惑,育才中学英语教研组长陶根花老师分享了学校英语学科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历程。陶根花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到“研”,从“仿”到“变”,提出了“控量提质增效”策略,设计微项目化作业,将机械练习转化为“悦用”实践,并注重分层设计和作品化展示。项目设计聚焦主题选择、目标设定、成果评价等核心问题,通过绘制校园地图、拍摄宣传片等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核心素养。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从“学语言”到“用知识”的转变,更在“成长、改变、突破”中实现教学提质,为学科育人提供了新路径。
新课堂适应新时代。AI技术的应用,为教师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与便利。遂昌县第三中学的王晶老师在《当AI遇上初中英语教学:探索课堂教学智能新路径》的主题分享中,带领教师们踏入AI教学实践环节。她聚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详尽地为老师们介绍了如何选择AI技术、如何使用AI技术来实现文本到歌曲、PPT、海报和动态人物的转换。
教无涯,研不止。本次教研会既是一场理念更新的头脑风暴,更是一次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相信全县七年级英语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新课标为舵,以新教材为舟,以创新为帆,在核心素养的航道上乘风破浪,谱写初中英语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