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岸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案例分享活动
12月18日,遂昌县金岸中心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案例分享活动,以此提升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与解读能力,助推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叶岚茜从“游戏起源、活动实录、游戏中带来的思考三个维度进行案例的分享。幼儿园的自然土坡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多巴胺。通过与坦克垫的互动,幼儿的游戏经验不断丰富,技能水平也得到提升。通过探索、挑战、合作和表达,不断学习和成长,创造无限的可能,也在互动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从而提升思考和社会交往能力。尊重和支持幼儿的创意,在游戏中发展他们的探究和表达的能力。同时,将坦克垫游戏与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推动活动的多元化发展,顺应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经验,拓展游戏内容,从而促进游戏的持续发展。
杨艳围绕“我有好办法、我们的设计、我们成功了、来点更刺激的”四个主题进行案例的分享。在成人眼里的“小危险”,实际上却是幼儿成长历程中宝贵经历。对于大多数幼儿而言,爬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挑战,因此,在探索过程中,他们通过各种游戏方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挑战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亲身经历爬树之后,孩子们不仅对树木的特征、高度以及潜在风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收获的幸福和成就感。
副园长潘玲珍对《来自“坦克垫”的多巴胺》进行点评,她指出“坦克垫爬上草坡”的游戏,展示了经验积累和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首先,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采用讨论和投票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体现了对幼儿选择的尊重,和支持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其次,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通过视频回顾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提炼经验,鼓励幼儿有目的地设计游戏,对幼儿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幼儿园宽松开放的环境,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冒险和挑战的学习品质。作为教师,需细心观察,因为精彩学习时刻在身边。
杨甜评论《瞧,树上有一个娃》,指出幼儿自发爬树兴趣,吸引同伴,营造积极氛围。教师以幼儿为本,捕捉兴趣,鼓励并确保安全,培养自主性和主动性。孩子们通过探索提高协调和运动技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沟通和团队协作。教师利用户外材料,创新游戏内容,扩展空间和想象力。巫芳认为《瞧,树上有一个娃》标题新颖,激发好奇心。游戏中师生互动,鼓励孩子自主探索,从失败到成功,带来喜悦,满足心理成长。教师总结游戏过程,有益后续游戏推进。孩子们通过评价,未来能更好解决问题。郑佳琪提出,引入“多巴胺”激发听众好奇心。教师关注孩子与材料互动,引导深入思考。孩子们参与度高,理解材料和玩法掌握显著提高。活动中,尽管担心安全,教师仍给予自主探索空间,体现自主游戏理念。
随后,潘玲珍表示,游戏持续性发展通常是层层递进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之上,确保了游戏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此外,游戏的分享和梳理是两个关键环节,它们不仅有助于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享受游戏,还能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游戏的优化和改进。在分享或教师反思环节,可以加入孩子在游戏中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实践过程以及最终成效,以表格形式来梳理孩子在游戏中发现、变化以及学习动态的成效。
最后,园长罗小云总结道:“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观察者和记录者。教师应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关注和分析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适时适宜的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孩子们通过探讨去解决问题,使游戏不断深入、丰富和提升。游戏的评价应结合孩子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让家长多关注和了解孩子的成长。对于挑战性游戏,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教师需和孩子排除安全隐患、预判风险,不断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孩子们安全、愉悦地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