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岸幼儿园:这里的老师真会玩——户外自主游戏体验与研讨活动
12月4日,遂昌县金岸中心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体验与研讨活动。通过近距离感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并在亲身体验中深入挖掘自主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深远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体验游戏材料的乐趣,教师们化身为“幼儿”,根据相应的游戏场地,制定计划、挑选材料,想要成为幼儿的伙伴和引导者,必须具备“会玩”的能力,带着“假如我是孩子”这样的角色定位,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老师们不仅重温了童年的乐趣,更深刻地理解了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和感受。
体验结束后,各小组都选派了一名代表来进行发言。她们立足幼儿的年龄特征,分享了小组的创设思路、活动的设计以及在游戏体验中的经验和心得。胡淑琴老师针对现行游戏玩法,认为可以适当提升游戏难度,以满足幼儿的挑战欲望,她建议融入更多富有创意的游戏元素,例如设置障碍赛跑、高度挑战等项目,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吴青娣老师巧妙地将固定的游乐设施与小山坡的自然地形结合进游戏设计。她提出的“球球大战”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能锻炼了幼儿的投掷与躲避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提升了他们观察力和探索精神。赖雪娟老师在原有的骑行路线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拓展,她增加更多具有社会性意义的活动元素,例如任务卡、学校以及快递站点等区域。有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而且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游戏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游戏体验。
针对老师们的交流与分享,副园长潘玲珍进行了总结与梳理。从“什么是自主游戏、自主游戏的特征、教师的角色定位、游戏中观察什么、倾听要听什么”等方面进行分析。她强调,老师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陪伴者,以及观察者和倾听者,需要与幼儿共同规划和交流,认真倾听和记录,以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并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和行为,捕捉他们的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支持。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和支持幼儿的成长,确保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为幼儿创造玩法的无限可能性。
她指出:“通过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老师才能够发现他们非凡的潜能。也要及时关注并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真正所需的玩具和材料。还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最大限度地确保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让他们有机会自行探索和创造玩法,从而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园长罗小云总结道:“放手游戏,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收纳整理,实际上是一种劳动教育的实践。坚持这一做法,他们定会为老师和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老师还应该提供不同难度的游戏路线,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选择。同时,老师需发挥创造性,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出新颖且有趣的游戏,确保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此外,老师也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发现他们可能未明确表达的需求。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游戏的质量,还能使他们更深入地参与游戏,从而提高他们的游戏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