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柘镇中心幼儿园:开展游戏中幼儿持续发展案例分享活动
游戏,是孩子最热衷的活动。教研,是开启教师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形式。11月13日,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以游戏中幼儿持续发展案例为主题的分享活动。
《“垫”力无限》
分享教师:李梦芳
新学期,柘幼基于幼儿兴趣点和活动发展需要新增了许多户外运动器械,如跳马、单杠、软垫和跨栏等。孩子们对软垫特别感兴趣,他们创造出各种各样有趣的玩法,瞧!“山洞爬行”,“山坡冲刺”,“坦克驾驶”......看,李梦芳老师如何观察、倾听、沉浸式地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助推幼儿游戏的深度发展。
《小纸牌 大建构》
分享教师:雷素娟
小小的纸牌蕴藏着大大的探索空间,它不仅展现出孩子们的智慧还有意想不到的创意。雷素娟老师引导孩子们在建构区自主探索纸牌的玩法,通过实践操作--追随观察--分析策略--再次尝试--深入探索--添加材料--纸牌大变身,让纸牌从无法站立到展现多样玩法,游戏层层递进,经验不断提升,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小主人。
《单杠挑战》
分享教师:应方莹
“老师,我想在单杠上翻跟斗......”中一班的孩子们对单杠充满好奇,并展开了探索。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悬挂、前后翻等技巧,肢体更协调灵活,同伴间也学会了合作。探索未停,他们与单杠的故事仍在继续......应方莹老师说:“教师应该是游戏中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需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教育契机,并以积极的方式应答。”
《“魔梯”轮胎大探险》
分享教师:廖佳敏
当木板与轮胎相遇,大二班的孩子们巧妙地将它们组合成“独木桥”、“跷跷板”、“公交车”和“滑滑梯”等1.0版、2.0版、3.0版直至1+N种玩法的创意游戏。廖佳敏老师说:“这些低结构材料的多样性与孩子们的活泼天性相得益彰。在此过程中,我们应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探索路上的得力伙伴,助力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并享受游戏的乐趣。”
《骑上我心爱的小车车》
分享教师:翁晓丽
翁晓丽老师将班中孩子晨间游戏的视频呈现在与孩子们的晨间谈话环节,让孩子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活动,由此孩子们提出“骑行区该如何玩耍?”“骑行区的场地应如何划分?”以及“是否需要设置斑马线?”等难题。后续,孩子们不断尝试,反复调整,从初次探索--再次深入--后续玩法的持续优化,过程中,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小软垫,大乐趣》
分享教师:宋晨慧
在晨间锻炼时,宋晨慧老师与孩子们一同探索了软垫的多样功能,发现它既能提供安全保障,又能让孩子们在其上匍匐前行、翻跟斗。随后的晨间谈话中,他们围绕软垫的玩法展开了讨论。讨论后,孩子们萌生了搭建“软垫屋”的创意。经过不断的尝试与调整,他们巧妙地将软垫屋与轮胎、木梯结合,打造出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软垫游乐园”,这片新天地成为了孩子们晨间锻炼的热门场所。
《不一样的苹果》
分享教师:项晨静
“哇!石榴茶真是太好喝了……”项晨静老师根据茶韵区五次的游戏记录,发现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煮茶的技巧,还体验了动手操作的乐趣。她表示:“在制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这一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果茶的制作之旅才刚刚开始,未来孩子们将会解锁更多水果茶的制作方法。”
活动最后,园长华丽芬从案例的规范性、案例的真实性、案例的长效性、案例的灵活性四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提升。她说:“在本次分享中,难能可贵的是教师能够沉浸式得观察、倾听、调整,准确的识别幼儿兴趣点和成长需求,巧妙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幼儿打造一个充满爱和学习的环境。期待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携手共进,有更多促进幼儿全面、持续性发展的案例。”
游戏有温度,分享有热度。此次分享研讨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对游戏组织及支持策略的经验,今后,柘幼将持续探索幼儿的“真游戏”,让有温度的游戏呵护幼儿童年,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幼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