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实验校区):让语言实践在情趣中生根——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初冬有暖阳,求索在路上。11月5日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共同聆听了范丽君老师的研讨课《葡萄沟》。
范老师围绕“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葡萄沟?”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这里被称为葡萄沟的原因是:这里水果多,而且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这里的葡萄数量多、颜色美;这里的老乡热情好客;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范老师在字词教学上借助看图片、做动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处理重点词语“五光十色”时,范老师让孩子们与“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对比,感受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很有色泽。整堂课下来,识字学习扎实又有效。在赏析课文时,范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品味,感受葡萄沟的独特之处。整节课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感受葡萄沟的美景,从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是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课例展示结束后,范老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语文组的老师们也“趁热打铁”进行了深入研讨,从课堂教学设计、新课标研究、核心素养落实、教学方式转变等多个角度对范老师的课进行了评价。大家一致肯定了范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引导学生有方法,评价学生有水准。
语文组组长顾老师也肯定了范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本节课的诸多亮点,特别是师生角色定位的把握,真正做到了教师引领,以学生学为主的生本课堂。
本次教研活动的微观点报告由廖梅娟老师分享。报告中廖老师以以《课堂的融合,知识的延展》为主题,结合《葡萄沟》这篇课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宇宙教育是如何结合的?廖老师强调“以人为本”,在育人目标上与国家的课程目标及新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在教学内容上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参照,直面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成长环境。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此次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