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职业中专:《无效烦恼消除指南》——朋辈互助第三期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曾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跟朋友打招呼她没有理我,我就会想是不是什么时候得罪了她;上自习课的时候说话被班主任发现了,我总感觉老师之后看我的眼神有了一点不对劲,以前以为这是‘想太多’,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叫做‘精神内耗’”。5月29日晚自习第一节课,遂昌职业中专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第三期团体辅导活动《无效烦恼消除指南》如约而至,此次活动由22商务2班的徐婧、蓝欣怡和余王震三位同学共同负责,来自两个年级不同班级的24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主持人徐婧从自身的经历故事出发引出“精神内耗”的概念,引发了现场同学们的共鸣,继而引出本次辅导活动的主题《无效烦恼消除指南》。我们每个人被无效烦恼的困扰程度分别如何呢?徐婧通过一个小游戏——“共鸣走廊”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小测试。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有彩笔,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彩笔,面对面排成两列针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若有共鸣则走向对面,走动一次就在手上画一笔,七个问题之后每个人的手上都留下了无效烦恼的印记。随后,徐婧为大家解答了这种无效烦恼——精神内耗的定义。

面对或多或少都会给大家带来困扰的精神内耗,我们可以如何应对呢?主持人蓝欣怡分享给大家三个豁然开朗锦囊,首先她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阐述了“情绪大象”理论,骑象人代表理性,大象是我们的情绪,绝大部分时候,大象的情绪力量比骑象人的理性的力量大得多。随后,蓝欣怡以自己此次讲课为例,分享了紧张这种情绪背后特别希望给大家带来一堂好课的心理需求,引发大家探究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小组随机抽取情景体验不同情绪背后的需求并分享讨论结果。

精神内耗是否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呢?带着这个问题,徐婧组织全体同学开展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分为两大组,小组代表通过石头剪刀布确定正反方。正方讨论精神内耗的积极作用,反方讨论精神内耗的消极作用,两分钟讨论时间结束,正方和反方逐一阐述自己的观点。辩论分享可见精神内耗并不是只有消极作用,这正应对了费斯汀格法则:“内耗有时候也是一种积极情绪,它是一种人在逆境当中希望寻找出口的动力”。最后,全体同学一起总结了应对精神内耗的四个关键:接纳负面情绪、正确认识自己、全面认识内耗、记得抱抱自己。

活动结束后,文语晗老师和张婷婷老师分别点评了两位的表现,老师们肯定了三位同学前期的用心准备,同时对两位主持人开场节奏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的把握提出了改进建议。“虽然此次团辅活动并不完美,可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第一次体验了老师的身份,学会制作教学设计和PPT等技能,如果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相信我们可以完善不足,做得更好!”主持人徐婧课后分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