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育才中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2月24日,遂昌育才中学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本次比赛以教学十项基本功为考察主题,教龄三年内的青年教师分别选择其中一项,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历进行分享。毛卫华校长、李旭东老师、钟拥政主任、黄雪花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参与评价。
据了解,为了帮助新进教师快速提升教学能力,明确自身的发展路线,育才中学邀请李旭东老师为新进教师指导小组组长,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新进教师从教年限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学校价值观、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育研究等多方面能力对新进教师进行专项培养。本次基本功比赛旨在以赛促学,帮助新进教师更好的站稳讲台,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各项基本功。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分析包括对教材地位的介绍、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对教材作用的分析三部分,赵琪老师分享了知识、教学、学习、认知四种逻辑线的教材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教材分析的关注点及方法。
学校具有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四项功能。学校行政人员的工作重心在于服从和服务于这四项功能。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大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这离不开学校行政人员的智慧和潜能。不仅如此,教学、教研、环境、校园文化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行政人员的参与及服务。而学校行政人员经常面临教学行政双担的现状,白燕宁老师从行政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行政工作所需要的“基本功”,并分享了在行政工作过程中的收获。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课堂评价,运用评价学生来组织教学,运用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怎样的评价是学生成长的助力呢?杨雪逸老师对比自身教学过程中不同评价学生的反馈,表示积极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课堂中相对批评而言,表扬更能带动更多的学生维持良好课堂习惯;相比教师评价,学生的自评、互评更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
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会给师生带来愉悦氛围的刺激,使师生精神焕发、头脑活跃、灵感迸发;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融、配合默契;激发师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较高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学尤其讲究情感的调动,曹素青老师以《正月十五那一天》为例,展示了课堂氛围与情感调动的教学意义及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她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调高低的变化,引导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享受课堂。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可以长时间向学生传递信息,相比语言更加直观,相比课件更加灵活。板书的设计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清晰的条理性与启发性。翁馨老师展示对比六种不同类型的板书,分析其优缺点,表示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型及内容选择恰当的板书。板书设计要形式美与内容美兼具。
巩固环节是各学科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巩固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孙晨欣老师的分享中提到巩固落实要五感结合、多感官联动,从而达到较好的巩固效果。她从笔记、背诵、订正三方面入手,针对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采取不同措施,帮助学生做到有效巩固、高效落实。
教学指令是否明确决定了教学环节的成效,有效的教学指令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帮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提升学生执行力。孙思缘老师结合课堂实例对比不同教学指令的课堂效果,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发现,当指令过于复杂时,可以将长指令分解为简短指令。在英语教学中教学指令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理解能力,运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词汇发送指令;在游戏指令中可以增加“模板”,让学生对规则更易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掌握运用学科知识。王雨轩老师结合历史学科特性,认为好的问题设计应该具有挑战性、连续性与对比性。通过教师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品质,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深化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将课堂提问作为指路明灯,问题设计作为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条”,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不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火花。
通过比赛,看到了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理解及在实践中的提升点。青年教师也可以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初心,不断前进。毛卫华校长和李旭东老师充分肯定了几位青年教师的成长。
李旭东指出,针对不同主题的论述要广度与深度兼具,从多角度去探索。毛卫华向青年教师提问“十年后,你是怎样的”,并建议老师们在成长道路中要有目标意识与较强的行动力。在工作中要主动向师傅、练习题、书本、学生学习。带着“爱”去工作,去面对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