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湾镇中心幼儿园:传承民俗,巧手做青团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的来到,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悄悄到来。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清明时节,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新路湾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传承民俗,巧手做青团”系列活动。
首先,各班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谈话、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了解寒食节的来历,知晓清明节需要吃寒食。还要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和爸爸妈妈一起文明扫墓以怀念自己的祖先和已故的亲人。通过学习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了解了诗人写诗句时的心情,体验了当时人在异乡,想念已故亲人的悲伤心情,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
接着,到了小朋友最感兴趣的环节做“青团”。大家一起观看青团制作的方法,孩子们高兴地拿起分好的糯米团,用两只小手慢慢地搓圆、压扁,放上豆沙馅,最后再搓成圆形。活动中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和我们捏橡皮泥差不多"、"步骤差不多,但是材料不一样,这个有馅啊!"、"真有趣"…小朋友们做出来的青团有模有样。很快,一个一个油绿如玉、糯韧绵软的青团呈现在眼前,美味清香的青团扑鼻而来。
制作好的青团经过厨房阿姨的蒸煮,每个孩子都吃着自己动手做好的青团,品尝着春天里的好味道,真正体验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小朋友们别提有多开心啦!
通过开展这样一个生动活泼、自己动手做青团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由来,风俗等等,提高孩子们对节日认知和参与活动的感受。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加强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