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周三阅读日系列活动 走进二十四节气•春分篇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和节庆。早在2006年5月,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遗”成功。3月21日,遂昌县实验小学周三阅读日主题系列活动——走进二十四节气开幕,在六年级全体老师合力协助下,由雷巧英老师和王莉玲老师策划下的以“春分”为主题的展演节目完美展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活动在《二十四节气歌》中拉开序幕,六年级全体学生齐声唱响了节气歌,韵美的歌声回荡在全校师生心间。

歌声刚落,台上来了12位白袖蓝裙的翩翩少女。伴随着优美的舞姿,传来了605班的一组和春分有关的诗词朗诵——《春风七绝·苏醒》、《七绝·春分》、《小古文·春》。整齐的韵律,配上优美的伴舞,令人不禁赞叹:此处春景无限好!
随之,耳畔响起了全校师生齐诵的《咏柳》和《村居》,这两首来自于校本课程《二十四节气和古诗词》中关于春分的古诗将活动推向高潮。
从开学初到现在,在六年级组老师的组织下,学校已经围绕春分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寻野菜、吃野菜、竖鸡蛋、学习节气歌、制作《春分》绘本等活动,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习俗——吃春菜、竖鸡蛋、送春牛、粘雀子嘴,同时了解了许多关于春分的养生知识。
“我制作了一本以《三月·初春》为名的绘本,里面结合了阳春三月的美景、诗句,画着春天的景物,我自己都陶醉其间了。”作品被评为精美绘本奖的604班章希贝尔笑着说。
“野菜刚冒出三四片叶子,很嫩,我和爸爸眼疾手快,手一高一低,一会儿就采摘了一大把。”604班王羽灿饶有兴趣地分享着她采野菜的收获,“抓住最嫩的茎,用大拇指的指甲一用力掐断茎,马兰头就轻松落到手中。”
“一开始立起来就倒下了,立起来就倒下,后来发现要先将鸡蛋稳住后才能放手。”“我想起了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试了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纤维。”据“竖蛋达人”601班潘轶湛透露,他在完成竖蛋实验的时候前后试了一百多次,最终不仅能将鸡蛋正着立起,还可以反着立起。
春暖花开,我们从桃红柳绿中走来;夏日炎炎,我们在挥汗如雨中坚强;秋日金黄,我们在硕果累累中开颜;冬日凛冽,我们在银装素裹中成长。据了解,此次活动是遂昌县实验小学周三阅读日主题系列活动中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篇。“学校将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安排各年级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了解节气,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校长鲍宗武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