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中学:预防登革热,我们在行动
9月伊始,“登革热”一词便成了热门词汇。这场由小小蚊子引发的传染病,也引起了遂昌中学师生的足够重视。
预防登革热,遂中师生做足了功课。学生处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家长发送短信,宣传“登革热”相关知识及预防对策,要求学校做好卫生打扫工作,不留积水,减少蚊子繁殖传播。邀请县爱卫办来校喷洒药水,预防病毒传播,切断传染源。大屏幕滚动播放登革热相关知识,减少师生恐慌情绪。
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它是一种由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人而进行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人和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人被这种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15天就可以发病,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有剧烈头痛、眼眶痛和肌肉关节骨痛,以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俗称“三痛”、“三红”, 皮肤上可见各种形状的红色皮疹,人会变得没有力气,还会恶心、呕吐。
“登革热不可怕,关键是思想上足够重视,行动上措施到位。”遂昌中学副校长刘仁海表示,“只要师生努力,这一传染病定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