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丽水日报】遂昌连续十年坚持培养新型农民

作者:叶锦雄 李平 文章来源:【丽水日报】20161228第六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12-28 字体:

     本报讯(通讯员 叶锦雄 李平)日前,遂昌县云峰镇下马村村民鲍夏鸿种植的香茶获得第4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能在这么权威的茶叶评比活动中胜出,多亏了‘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让我学到了很多前沿、实用的知识。”

  “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是浙江省民生工程。作为试点县,遂昌从2006年开始实施该项目,10年来共培养了400多名农民大学生。学员学费由县、乡、村三级财政补助,个人只需负担10%。

  遂昌共有20个乡镇,203个行政村,茶叶、竹业是两大主导产业。结合实际,遂昌电大开设了林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学制两年半。学校利用双休日或农闲时间集中开课,学员按时修完学分才能拿到大专文凭。鲍夏鸿学的是林业技术专业,“土壤与肥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水土保持技术”等课程让他受益匪浅:“以前总觉得高中学历够用了,到了大学课堂才知道,自己的知识面太狭窄了”。

  刘美华是2016级林业技术专业班的班主任。她说,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学生上课听得非常认真,因为学完回去就能用得上。在完成上级电大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同时,遂昌电大还适当增加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等教学内容,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

  从2007年到2014年,吕春和连续7年担任班主任,带出了212名农民大学生,遍布全县各乡镇。提起这些学生,吕春和感到很自豪:“他们非常好学,毕业后都干出了一番成绩,不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就是优秀村干部。”

  “非常感激电大那几年,让我这个拿惯锄头的人,又拿起了笔头,还学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个全新的世界。”2012年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农民大学生、石练镇宏象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润说,身为村里的“领头雁”,他看着全村家家户户种茶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一年下来人均收入却并不理想,于是带领村民们成立了桃坑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铁皮石斛形成特色产业,实现村民们的增产增收,“在组建合作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我都会第一时间请教老师们,真是受益匪浅。”

  在遂昌县,目前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286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724家,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直接受益者。

  高坪乡高坪新村是遂昌县海拔最高的村。这里的村民们提起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包孙雄,只有一个字——“服”。包孙雄是遂昌电大2009级林业技术专业毕业生,通过学习,他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懂销售,更要创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于是,他牵头成立了里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建休闲养生基地和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

  在石练镇迎新村,农民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陈方明则通过争取旱地开发项目,把当初杂草丛生的荒山变成了瓜果飘香的丰收地。如今,这个规模达450亩的水果基地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由村民和村集体共同持股。合作社在基地种植红心猕猴桃250余亩、蓝莓80亩,其余100余亩种植鸡心李、金秋桃等,预计今后产值可超300万元,直接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并解决了该村低收入农户及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报道链接:遂昌连续十年坚持培养新型农民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