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瓯遂昌】教育均衡的“遂昌印记”
放眼遂昌,校际差距逐步缩小,优质教育资源日益扩大,一所所新学校建起来了,一个个薄弱学校不再薄弱了,农村孩子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遂昌,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征程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教育投入,农村和城区学校一个样
记者在西畈小学看到,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说起以前的情景,西畈小学校长金存根感慨地说,这些变化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策略。从2011年开始,我县每年都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一批重点项目,改善教学设施。县教育局校舍办工作人员介绍,全县近三年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4.6亿元,“十二五”期间用于标准化建设的资金达3.72亿元。经过努力,我县于2014年12月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国家级评估。
金存根说,县里连办公室墙上的每一个钉子都给我们安装好了,只要求我们教好每一个学生。无论走在乡村还是城区,最坚固、最安全的建筑还是学校。
布局调整,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在校的每一天,民族中学的两千多名学生都能在漂亮整洁的食堂用餐,脸上无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些孩子们来自于我县西部13个乡镇所撤并的学校。这正是我县积极调整学校布局,才让山里娃享受到了公平优质的教育。
2006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校49所,学校布局小且散,部分课程开不全、开不足。经过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已经调整到2016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8所,新建寄宿制学校3所,解决了3145名寄宿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其实,加快布局调整既是好事、大事,更是一件难事,我县克服了各种困难,以想前人不敢想、干前人不敢干的胆略去实施布局调整。
现在,我县又提出了创教育基本现代化县的目标,让每一所学校都达到标准化要求,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师交流,薄弱学校不再薄弱
多年前,云峰中心学校初中学科教师相对薄弱,很多课程都排不开。如今受益于教师交流,近两年该校新增相关学科教师8人,交流来的教师还带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相互带动,共同发展,产生了1+1>2的效益。而对口交流的教师在城区学校任教业务水平也得到提升。家长们告诉记者,教师交流带来了孩子们成长的希望。交流教师则认为,教师交流是一个前瞻性的决定,只有教师流动起来了,孩子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优质教育。
教师作为教育第一资源,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如何优化教师资源?我县率先实施骨干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为了让教师真正流动起来,2014年教育局下发文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如今,教师交流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项制度,并且由“被动交流”转变为“主动交流”。数据显示,近两年共交流校长22人、教师145人。
教师交流之后得到哪些效果呢?记者了解到,我县教师交流之前,大部分的名师都集中在城区学校,经过多年的交流,现在已经打破了原先的格局。正是这种格局的变化,很多在县城择校的孩子乐意回原校读书。
在促进教师资源均衡方面,我县既想办法让教师交流起来,更狠抓教师队伍培训,让每个教师都优秀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其中,2014年我县更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特岗津贴制度,稳定边远山区教师队伍。为保障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我县近年来面向社会招考的新教师,优先保证农村学校需要,并规定到农村执教的新教师有3年服务期限。同时实行县城优秀教师全职支教制度,组织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到农村上公开课、示范课,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的活动,促进农村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多措并举,择校失去意义
“把优质重点普通高中招生的部分指标下放到全县各初中学校,这个政策对我们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校长们纷纷向记者表示。到校指标下放,正是我县改革高中招生办法,促进生源均衡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平,我县出台政策,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的50%定向分配到全县各初中学校,这一措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择校热。这个政策,对于稳定各初中生源,提高各个初中办学积极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政策导向下,基本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就近入学。
县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说,改变招生规则和加强薄弱校建设同样重要,而且向薄弱学校倾斜的招生政策,助长的不是其“等靠要”之风,而是奋起直追之志。
目前,全县统一实行了严格的划片招生、计算机随机配位、阳光编班和均衡编班,使全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班容量小学基本控制在40人以下、初中45人以下,彻底消除了大班额现象。家长们告诉记者,均衡编班就是好,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公平起点。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我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已成为我县日益响亮的一张名片。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从创教育现代化县大局出发,强化政府办学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做好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工作,真正维护好教育公平、社会公平,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县教育局局长雷伟东说。
记者 余航 通讯员 龚笑容
新闻链接:http://szb.scxnews.cn/epaper/qosc/html/2016/08/25/02/02_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