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浙江教育报】遂昌实验小学将民间艺术融入美术教育

作者:叶艳景 文章来源:【浙江教育报】20160420第四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04-22 字体:

“快来看我的自画像!”“还有我的‘小桥流水’!”日前,在遂昌县实验小学的版画工作室里,学生们正在热烈地讨论自己的美术作品。自然风景、人物肖像……在这个自由创作的美术“天堂”里,一幅幅富有童心童趣的版画作品在学生的巧手上诞生。

多年来,遂昌县实验小学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将其纳入常态的美术课程中,还开展了各类特色美术教育活动。

版画工作室开设了版画和剪纸两门课程。在版画课程教学上,采用传统的画、刻、印三个步骤:由学生先设计创作图形,然后在胶板上进行刻制,最后将凹凸呈现的作品印在纸上。近年来,学生们的版画作品多次在省级、市级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奖。2014年,学校29名学生在美术教师雷声宏的指导下,完成了30幅美术作品,其中大多以版画形式展现。作品被送往日本,参加了丽水市对外友好协会组织的“浙江省·日本福井县青少年书画交流展”。

剪纸课程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制作方法简单,集审美与实用于一体,深受学生的欢迎。目前,剪纸社团共有成员15人,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周二至周五的上午课间活动时间,学员来自全校各年级。

“白马陶吧”与版画工作室同时成立,所不同的是,陶吧是专门面向学校里的社团活动。“白马陶吧”分为彩泥和陶泥两种,其中彩泥是针对一、二年级段学生的泥塑活动,陶泥则更倾向于社团中的高年级段学生创作。

每周二、周四的午休时间,学校针对中高段学生开展黑陶艺术制作活动。社团负责人、教师朱丽梅说:“让黑陶艺术走进课堂,不仅培养了新一代黑陶艺术的传承人,也使中国黑陶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活动分为捏塑和拉坯两种形式,捏塑通过捏、搓、揉、压、抹、按等传递学生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想,体现学生的设计、美化和创作能力;拉坯则有搓捏、拉坯、盘筑、雕琢几个步骤,学生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展开丰富的想象,眼睛看,脑子转,心里想,手上做,观察能力逐渐敏锐,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创造能力得到发挥,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将版画、剪纸、陶艺等艺术形式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之中,一方面能让中国的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校长鲍宗武说。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新闻链接:http://www.zjjyb.cn/jyb/xysc/13967.html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