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晚报】与美术共成长——遂昌实验小学特色美术课程侧记
本报讯(记者 张蕾 通讯员 叶艳景)“快来看我的自画像!”“还有我的‘小桥流水’!”周四下午,在遂昌县实验小学的版画工作室里,孩子们正在激烈地讨论自己的美术作品。
多年来,遂昌县实验小学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除了常态的美术课程外,还开展了各类特色美术活动。
版画工作室
版画工作室开设了版画和剪纸两门课程。近年来,学生们的版画作品多次在省级、市级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奖。2014年,学校29名学生在美术老师雷声宏的指导下,完成了30幅美术作品,其中大多以版画形式展现。作品被送往日本,参加了丽水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的“浙江省·日本福井县青少年书画交流展”,为中日友好交流贡献了一份力量。六(6)班罗婳的《我》《开开心心》这两幅作品参加了此次交流展,她兴奋地说:“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参加这次跨国的书画交流,我很自豪!在这次活动中,我还被评为‘中日友好交流小使者’呢!”
六(5)班的学生余妍真通过版画艺术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快乐通过刀刻制在胶板上,印到纸中。“版画是一门以刀代笔的艺术,可以培养我们的创作能力。”几个学期的练习下来,余妍真对版画有了自己的理解。
目前,剪纸社团共有成员15人,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周二至周五的上午课间活动时间,学员涉及全校各年级。获县艺术节活动一等奖的学员陈奕伊每次在参加活动时都很开心:“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我喜欢这种艺术形式,希望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白马陶吧”
“白马陶吧”共分为彩泥和陶泥两种,其中彩泥是针对一二年级段学生的泥塑活动,陶泥则更倾向于社团中的高年级段学生创作。
每周二、周四的午休时间,学校针对中高段学生开展黑陶艺术制作活动。活动分为捏塑和拉坯两种形式,捏塑通过捏、搓、揉、压、抹、按等传递学生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想,最终形成学生的设计、美化和创作能力。拉坯则从搓捏、拉坯、盘筑、雕琢几个步骤,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通过“眼睛看,脑子转,心里想,手上做”几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鉴赏能力。“让黑陶艺术走进课堂,不仅培养了新一代黑陶艺术的传承人,也使中国黑陶艺术的发展和继承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社团负责人朱丽梅老师说。
“将版画、剪纸、陶艺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之中,一方面能让中国的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校长鲍宗武说。
新闻链接:http://epaper.lsnews.com.cn/czwb/html/2016-03/12/content_1047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