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遂昌13所中小学成当地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本报讯(通讯员 苏立军)日前,遂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申报与评审工作。经各相关学校申报、有关部门审核、考察评估组现场考察评估,最终确定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遂昌县实验小学等13所学校为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其中,遂昌县职业中专被确定为车龙传承基地,遂昌县实验小学、妙高小学、大柘镇中心小学、示范幼儿园为婺剧传承基地,育才小学为黑陶烧制技艺传承基地,王村镇中心小学为马灯戏传承基地,三仁畲族乡中心小学为民族体育传承基地,垵口乡中心小学为桂洋花灯传承基地,高坪乡中心小学为茶灯戏传承基地,蔡源乡中心小学为蔡和脸谱传承基地,龙洋乡中心小学为茶园武术传承基地,西畈乡中心小学为版画传承基地。
近年来,婺剧、黑陶烧制技艺、民族体育、桂洋花灯、茶灯戏、车龙、蔡和脸谱、茶园武术、版画、马灯戏等一些富有遂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当地行政部门的重视和保护,并延伸到各中小学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传承家乡文化的小小继承人,使他们从小学会一技之长,也使各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品位得到了提升。
育才小学开设了黑陶制作课,并定期邀请当地黑陶老艺人亲自授课,为孩子们传授黑陶烧制技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如今,黑陶文化成为了学校的一张“金名片”。在三仁小学,孩子们会畲族的各种体育项目,会唱畲族山歌,会打畲拳,学校还先后成立了竹竿社、石磉社、稳凳套圈社等15个独具畲族特色的社团,畲族文化在学校得到了传承发展。
“遂昌县职业中专等13所学校申报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获得成功,为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将促使学校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遂昌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