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瓯遂昌】我县外来务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将有保障
本报讯(通讯员 苏立军) “真是太好了,儿子就读的学校有了着落,今后我也可以安心工作了。”日前,来自河南永城的外来务工子女李光鑫的家长特别高兴,李光鑫领到了一张梅溪小学新生入学通知书,入学有保障了。和他一样来自江西、衢州、金华等地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我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共480多人,都领到了各自就读学校的入学通知书。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县外来务工和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而他们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成了一大难题。2013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3527”(3所高中、5所初中、27所小学)学校布局规划优化方案。根据方案,我县将按照“高中集中县城,初中以县城为主、乡镇(街道)为补充,小学、学前幼儿适度就近入学”的办学思路,全面优化学校布局,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针对外来务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小学入学的问题,方案明确规定:以解决当前城区小学入学难问题为突破口,加快扩建金岸小学和新建梅溪小学、后江小学的步伐,规范实验小学、妙高小学的办学,完善妙高城区“一中四向”(城中、城东、城西、城北、城南)的布局结构,满足小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同时,为了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县教育局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推行阳光招生,对每年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录取办法进行公示,邀请家长代表参与监督招生全过程,定期在相关网站、公告栏公布招生结果,做到每一环节规范透明公开,实现了两年零投诉。
“去年9月投资1600多万元的金岸小学扩建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今年秋季投资6400多万元、容纳36个班1600多名学生的梅溪小学也将投入使用。这些学校的建成将极大缓解我县外来务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县教育局局长雷伟东介绍,随着“3527”学校布局规划的顺利实施,今后我县的城乡教育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也将会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