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农忙时节忙“送培”——遂昌创新扫盲培训工作新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 苏立军 雷贵雄)“1像一根小木棒,2像一只小鸭子……”3月27日,在遂昌县北界镇中心敬老院,北界成技校的校长周建娥手拿粉笔,正一笔一画地教台下的学员们书写数字。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学员们”也是个个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手不停地比划着。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时而齐声朗读,时而认真书写,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考虑到北界中心敬老院25位老人岁数大、行动不便,遂昌县北界中心成技校主动上门,把原本固定的扫盲班搬到了该镇中心敬老院,切切实实为这些老人做好培训服务,解除他们日常生活中不识字的烦恼。
“我现在就是把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和扫盲课本结合起来教学,并用自己以前总结的顺口溜教,这样学员更容易接受。”周建娥说,现在,她所做的就是发挥自己所长,增加上课次数,一遍接一遍地教老人们识字。虽然进度慢,但她表示只要老人们喜欢,将会一直坚持下去。
和北界中心成技校一样,近段时间,遂昌县妙高、石练、大柘等3所中心成技校纷纷创新扫盲培训新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扫盲培训工作。
“白天要忙着采摘茶叶,没时间学习,幸好晚上有专家、老师为我们讲课,让我们多学一些文化知识。”每天晚上,遂昌县蔡源乡蔡和村文化礼堂内都是灯火辉煌,前来参加文化生活常识培训班学习的学员也是络绎不绝,她们白天忙着干活、采茶,晚上便相聚在一起集中学习。
这是遂昌石练中心成技校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利用错时辅导、集中培训的方式帮助管辖片区的农民识字认字。下一步,该校将采取一对一上门辅导、分片分点层层落实的方式,深入开展扫盲培训工作。
金竹镇夏东村位于遂昌中西部,共有文盲111人,有10个自然村,人数多且分散。针对这一情况,该镇镇长徐土生立即牵头召开了村扫盲工作协调会,要求村里的每位村干部分别结对3名以上文盲,利用周末、晚上等空余时间进行上门辅导,确保结对对象顺利脱盲。就这样,一个由当地村两委干部和大柘成技校教师组成的“扫盲培训团”活跃了起来。他们利用每个晚上,深入当地的农户家中,积极为农户开展扫盲培训,深受欢迎。
“当前正值农忙时节,很多农户没有太多的时间学习,我们只有通过一些贴心的服务和举措,才能解决扫盲工作的冲突点,确保扫盲培训工作有序推进。”该县教育局副局长林建立说,“下一步,我们将会加大扫盲培训力度,发挥全县各中小学的资源优势,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利用节假日时段,积极开展扫盲培训工作,帮助有需要的农民实现‘脱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