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晚报】让国学经典走进孩子心灵
从走进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的大门起,《弟子规》就随处可见:宣传栏里,广播里,学生餐厅里,校园文化走廊上,班级黑板报上,甚至楼梯转角的镜子上也有《弟子规》。在学校里,不仅学生人人会背《弟子规》,会唱《弟子规》歌,会做《弟子规》健身操,老师也个个都会背。真不愧是一所被《弟子规》浸润的小学。
国学诵读进入校本课程
2009年2月,北界镇中心小学率先在全县农村学校中发出了“让经典回归校园”的倡议,通过校际交流、班子讨论,征求全校教师意见,多方论证,学校最终确立了易读易记、琅琅上口的《弟子规》为载体,开发和实施《践行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将其列入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中。与此同时,学校还普及了《弟子规》健身操和歌曲,并将《弟子规》健身操作为每天运动一小时的阳光体育的一部分。
“《弟子规》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它主要阐述生活习惯、为人处世、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教育孩子怎么做人做事。”谈起开展国学教育的初衷,学校前任校长黄晓伟这样说道。有了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在黄晓伟带领下,学校开始尝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并将其逐步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班级开辟《弟子规》学习角,学习《弟子规》文化;每周的班队课上,各班主任老师结合校本课程中的《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弟子规学习评量表》让学生自主评价一天的表现。同时,开展“学生带规回家”活动,带动家长、邻里一起学习践行《弟子规》。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校风校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师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改变。“现在孩子懂事了,回来都会跟爸妈讲贴心话,替父母分担家务了;在家里学习很自觉,不要爸妈督促了;对人有礼貌,懂得谦让了;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好起来了。当然,老师也变得平和了,更加地热爱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业。”黄晓伟校长说。
知行合一从诵读到力行
伴随着厚重的古典音乐响起,孩子们依次走上前,递上茶,施叩拜大礼,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请喝茶!”老师饮了一口茶,摸摸孩子们的头,紧紧地拥抱着……
从2011年开始,北界镇中心小学依托《践行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这一校本课程,创新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以“感恩·孝道”为内容,触动学生心灵,深受家长好评的体验教育活动。新生拜师礼、梦想起航、快乐家务、相约十年后再诵弟子规……在这些活动中,学校邀请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共同体验。孩子们在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活动中懂得了感恩,也学会了怎样去表达那份浓浓的孝心。
“我们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让孩子背诵几篇经典诗文,而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教他们如何做人,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校长傅利峰说,“今年,我们正准备开设读经堂,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
孝道文化彰显学校正能量
“丽水市经典诵读暨传统美德教育试点学校”、“丽水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丽水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中国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研究基地”……从烂熟于心的《弟子规》诵读到文明礼仪的践行,几年下来,北界镇中心小学收获了成长之路上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是学校并没因此而停下脚步。
从2009年开始,学校通过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以教师为本”的和谐团队建设之路,让教师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学校每年组织教师进行素质提升培训,建立校际间的定期交流机制。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
“一所学校影响一个区域”。去年“六一”节,北界镇“首届孝道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北界小学 “弘扬孝德,学会感恩”主题晚会上举行,这也是学校孝道文化真正走向区域文化的标志。“中华经典文化的学习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发展,我们想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回归。”校长傅利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