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钱瓯遂昌】听农民话 说农民话 为农民说话 北界成技校十年:助逾万农民闯出致富新路

作者:杨曦 实习生 阙赟 朱佳 通讯员 周建娥 文章来源:【钱瓯遂昌报】20130412第一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4-15 字体:

昨日,记者走进北界中心成技校,教学楼前听农民话,说农民话,为农民说话字样的横幅居中高挂、跃然眼前。学校老师个个显得繁忙,他们正在筹备月底将在该校举办的全省残疾人红提种植技术培训。

见到学校校长邱宝根时,他正埋头在办公室研究电子产品,不禁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几天,我们刚从临安新引进一家电子插件来料加工项目,这东西好啊,操作技术不难,很快就可以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了。邱宝根介绍说。

2004年,全县成技校实行改制,北界中心成技校作为试点率先起步,至今已10年。10年来,学校坚持培训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的宗旨,闯出了一条培训、基地、就业的农民致富新路。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民20000多人次。

来料加工业发展的拓荒者

 “光培训还不够,我们得创新思路,边培训、边引进项目才行。回眸成技校10年历程,邱宝根对每一步的成功都记忆犹新。2004年,立足 “家门口培训、家门口就业理念,北界成技校引进北部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恒泰隆服装厂,北界镇的1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率先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第二年,应村乡童心缘服装厂相继开办,120多名妇女家门口上班,月薪2000多元的她们,还能方便地照顾家人。

北界农民王发梅常年在外打工,2004年开始就加入来料加工队伍,成技校的每一期培训她都没有落下。如今,王发梅自己不仅成为业内响当当技术管理人才,而且还带动不少亲戚吃上了这碗饭。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农民要致富,先得学技术。王发梅坦言。

如今,北部4乡镇已发展来料加工企业20多家,解决1000多农民就业。其中,北界镇70%的农村妇女掌握缝纫等加工技术。北部乡镇来料加工业成为全县典范。

北部乡镇红提种植的新引擎

近年来,北部乡镇红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种植面积已超2000亩。北界成技校兑现助农承诺,主动与省农科院、丽水学院、丽水职技院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成为了北部红提种植户们的新引擎,并于2011年成立红提培训中心。

 “多亏成技校老师及时支招,要不然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说起去年5月北界红提大面积得病一事,种植户雷志林仍心有余悸。当时,雷志林家的红提和其它许多农户家一样,开花后不结果,而且不少幼穗出现褐色水浸斑点,由于病情严重,令他们措手不及。

得知情况后,邱宝根第一时间联系专家深入田间采集样本,连夜进行诊断,并及时组织农户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北界红提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上个月,龙游县不少乡镇的红提种植户慕名到北界参加培训,他们这样说道。

农家乐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高坪农家乐经营户们也尝到了技术培训的“甜头”。随着高坪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北界成技校做到助农全方位,多次组织农家乐经营户从礼仪接待、烹饪、菜肴开发等方面开展提升培训,助推当地农家乐越办越火。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成技校专程送技术上门,为高坪箍桶丘村新开办的农家乐经营户开展现场培训。经营户林茂泉现学现用,“五一”节刚开张的农家乐,到“十一”节后,经营收入就突破了12万元。

去年,北界成技校被授予省级新型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回眸10年助农历程,正如邱宝根所说的一样:“听农民话,说农民话,为农民说话”,北界成技校,收获的是社会各界的肯定,是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耀。

新闻链接:北界成技校十年:助逾万农民闯出致富新路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