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瓯遂昌】龙之精神随想
今年是龙年。龙,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吉祥的图腾,在人们对“龙”的崇拜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向往。
龙之精神,首先可诠释为团结凝聚的精神。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具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的一种神物。
在我们对龙的崇拜中,实质在追求一种团结凝聚的精神内涵。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矜而不争是庄重自尊,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却并不骄傲自满,所以也就不会去和他人争强斗胜。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我们的事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君子。在追求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得以跨越式发展,“团结生力量,凝聚出智慧”这一理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尤显必要。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当五个手指头伸出来的时候,它是五个手指头,但是当你把五个手指头握起来的时候,它是一个拳头。只有与别人团结在一起,人生和事业才能成功。其实,人生真正意义的成功在于跟别人一起成功。
龙之精神,其次可演绎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龙能够上天入海、吞云吐雾、电闪雷鸣、昂首飞驰而自强不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载:“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龙马负图出于孟津黄河古渡。龙马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在祖先的世界观里,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易经》有:“乾为马。”它是天的象征,代表着健康、善良、远大、生生不息。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龙之精神,再则可提升为服务人民的精神。相传大禹是从父亲腹中蹦出来的一条虬龙。而大禹治水的故事则流传千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堪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典范。放到现在,那一定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龙又成了雨师和水神,是几千年中华农业文明中最重要的神之一。同时,作为吉祥的神物,龙能给人们许多心灵上慰藉,是幸福和好运的希望。在古人看来,龙既能创造物质财富,又能创造精神财富,服务人民。
由此,在龙年想起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典范——雷锋,今年恰逢雷锋逝世50周年。雷锋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雷锋有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的崇高愿望,更是我们要努力的精神追求。
将雷锋精神放到当下,我想就是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服务社会。用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好、做优,这是服务人民的基本点,服务社会的基础。由此,推而广之,从政者,勤政廉洁;从医者,关爱病患;为师者,用心育人;经商者,诚信无欺;诸如等等。
在遂昌,有许多地方与“龙”相关,有龙洋、九龙山、神龙谷、龙口等。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转型踌越,推动强县富民,全力建设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乡村休闲旅游的引领区、生态富民的示范区和科学跨越的先行区。我们又将投身建设美丽的家园,创建和谐社会,愿祥和之龙出遂昌,于是昌盛!
(作者系遂昌职业中专校长)
本文发表于:《钱瓯遂昌》2012年3月16日第三版
链接地址:http://szb.scxnews.cn/epaper/qosc/html/2012/03/16/03/03_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