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钱瓯遂昌】教育均衡的“育才实践” ———解读遂昌育才中、小学“同步”杭城的联合办学之路

作者:作者:潘俊 周瑶 通讯员 周倩 刘跃良 文章来源:钱鸥遂昌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02-22 字体:

开学不久,遂昌育才中学校长毛卫华的手机依旧响个不停。“有七八位家长打来电话,都说想把外地读书的孩子转回来。”毛卫华说。
    家长对学校的认可,源于办学方式的一次创新。去年5月,我县在全市率先“牵手”杭州优质教育资源,与全国名校杭州育才中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以遂昌二中、新世纪实验学校为“班底”,创办遂昌育才中、小学。
    “原以为遂昌育才中学至少要在一年之后才能初见成效,没想短短半年时间,教学质量就已赶至杭州上游水平。”杭州育才中学校长郜晏中这样表示。
    在县委副书记、县长何卫宁看来,杭州育才中学的遂昌“联合办学”之路,是提升教育质量,树立办学新风,统筹教育均衡的一次有益尝试,让山区学校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破了题。
课堂一分钟,课前三分钟
    学生成绩突飞猛进的背后,是“育才”与教师的“高强度历练”。
    在育才,教师按照“三次备课,分层教学,全批全改,个别辅导,阶段测试,分析调整”六步流程教学。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按照“预习落实,上课认真,作业独立,纠错及时,考试诚实,多想多问”六步方法学习。
    “短短40分钟课堂,教师备课起码得花两个多小时。”毛卫华说,个人需提前备课,提前到至少一周。接着,备课组集体备课,进行思想碰撞。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进行反思,让教学安排最优化,课堂信息量最大化。
    这几天,尽管刚开学,但李长福老师早已进入了状态。晚上多花个把小时钻研业务,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课内功夫课外练,要想出成绩,就得多出力。”李长福说,现在对比标杆高了,要求提高了,压力也变得更大了。这半年多来,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名“新兵”,每天都在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师工作勤勉,学生成绩更优。九(1)班进步最大学生潘威告诉记者,他觉得现在的学习特别轻松,以前对功课的厌倦感慢慢消失了。
    得益于在教育教学上的精心钻研,学校赢得了更多的家长肯定和社会尊重。“谢天谢地,当初选择留在育才读书选对了。”一位曾想把孩子“送出去”的家长说,真是没想到,家门口就有这样一所优质学校。

小贺卡有价,传温馨无价
    在育才中小学,学生不仅享受到了严谨的优质学业教育,还有温馨的健康身心教育。
    2月8日,九(7)班杜亚宸收到了一张校长亲笔写的生日贺卡。原来,每个孩子生日,“育才”都会办得格外“隆重”,除了小蛋糕、晨会集体祝福之外,孩子们还能收到校长的亲笔贺卡。
    “经常读一读,能给我增添不少学习动力。”杜亚宸把贺卡当成了书签,珍藏在“案头书”中。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学校处处有体现。曾有过离校出走经历的九年级毛某告诉记者,有次科学课,他无意间说肚子饿了,没想到,老师课后就送来了葱卷。在老师的关心下,他重拾信心,成绩扶摇直上。“在学校,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以教学为核心的学校,为何要不遗余力地营造温馨环境?“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毛卫华说。

  教育均衡的“育才实践”除了慈爱,还有严爱。
    七(8)班的项俊杰,便感受到了在习惯养成上的“拘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甚至还要吃有吃相。”项俊杰说,虽然起初不适应,但现在适应了。“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嘛!”
    学生有温馨感,教师也有归属感。育才中、小学还在教师中开展了“月度人物”、“年度人物”评比活动,给予获奖者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

岗位皆平凡,敬业创非凡
    “6:30,校长在门口迎接全校师生”“7:30,全体教师到校”“12:30,教师到班指导”“21:15,班主任到寝室进行心理辅导”......这是育才中学作息时间表上充实而有序的教学安排。
    敬业,蔚然成风。
    叶老师是一名班主任,家里还要照顾5岁孩子。为全身心投入工作,她专门请了个保姆顾家。凭借这种“工作至上”的敬业精神,她迅速上手,成为一名响当当的教学骨干。“只要‘样样落实,天天坚持’,谁都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叶老师坦言,她成绩的取得,全靠育才文化的感染。
    “育才文化”,主要是指“一身正气”“敬业是一种习惯”“快乐激情”“决胜课堂”“服务至上”五条核心价值观。
    去年9月成立之初,学校便在“同步”课程、管理的同时,“同步”一种校园文化。为尽快融入“育才文化”,80多名教师当即签下不接受家长馈赠、宴请等“六不”承诺。短短2个月时间后,师德师风焕然一新。
    “改变学校先从精神面貌开始,改变老师先从价值观念开始,改变学生先从人生目标开始。”如今,成功上路的育才中学顺势而起,“力争3年内成为丽水第一,5年后形成浙西教育品牌。”毛卫华信心满满地说。
    这场教育均衡的“育才实践”,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鲶鱼效应”。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全县中小学校以育才中、小学为“标杆”,掀起了一场“比学赶超”大竞赛,全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遂昌教育。

http://szb.scxnews.cn/epaper/qosc/html/2012/02/21/01/01_45.htm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