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媒体看遂昌教育>详细内容

媒体看遂昌教育

【教育信息报】让“三个对接”成为办学“风向标”——遂昌职业中专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背后

作者:钟春明 文章来源:职业中专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1-10-16 字体:

95%的就业学生在未毕业前就被用人企业抢订,90%以上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企业对接,90%以上对就业岗位感到满意……近年来,地处我省欠发达地区的遂昌职业中专不仅成为了一个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更成为了一个技能型人才的输出基地。  

  专业设置对接企业生产  

  在遂昌职业中专,有一幢教学楼与众不同,教室里没有整齐的课桌椅、讲台、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生产线。学生们穿上白色的工作服和工作鞋走进车间,有的给电子板焊接,有的给电线装螺帽。  

  200711月,遂昌职业中专引入宁波慈溪欧博特电子有限公司的两条专业生产线,走上“企业进校园”的校企合作路子,开展工学结合教改实践。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遂昌职业中专学生教学实习管理规定》等操作性文件。学校派教师进行实习生产跟踪管理,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配合企业进行生产管理;欧博特电子有限公司负责学生的生产管理,并为生产实习提供设备、资料、技术、方案等,还负责产品运输与销售。生产劳动期间,学生作为公司的一名职工,受企业劳动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厂方参与校方对学生的实习考核。  

  学校还与企业确立了“四大融合”方略,即教学与生产融合:用产品质量来检验教学和实习实训效果,以良好的教学质量促进生产发展;理论知识与职业培训融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师与师傅融合:不管学校的专业教师还是企业技术人员,既要负责理论教学与实训,又要管理学生实习,既是教师又是师傅;学生与员工融合:学生在校上课按课程标准要求,上岗实习则按企业员工标准衡量,既是学生又是员工。  

  “企业进校园,上课到车间”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使教学与企业的规范化操作实现了“零距离对接”,使“学生”与“员工”两种角色实现了“无缝对接”,既推动了学校专业建设,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同时,学校积极深化校企合作。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日资苏州爱普生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凯恩电池有限公司、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联合办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校依托校内的省级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与温州博能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遂昌矿山配件厂等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产业化实践,进行来料加工,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同时降低了实训成本,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双方共赢。  

  学校发展对接地方经济  

  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有目的地培养人才,有目标地输送人才。近年来,遂昌职业中专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为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遂昌旅游,学校于2009年秋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并与县旅游局联合举办导游培训班,与县内主要景点、旅游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假期能到各景点实习,成立“遂金旅游班”,这些措施取得良好的成效。在2011年遂昌县“南尖岩杯”导游大赛中,有4位遂昌职业中专的学生入选“遂昌县十佳导游”,旅游专业师生创作并演唱的遂昌旅游版《青花瓷》,在优酷网、土豆网、新浪播客、视频遂昌等众多网站传播,众多网友将此帖顶起转帖,走红网络。  

  根据县域竹炭产业发展需求,学校于2010年秋开设竹炭专业班,以毛竹的栽培、竹炭的烧制、竹炭制品的生产、竹炭产品的营销等为专业教学内容,为地方主导产业的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2010年,校企合作成立“卖炭翁竹炭班”,为提高竹炭班的办学水平,学校派专业教师下企业学习,得到文照竹炭、徐福炭业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学校还邀请中国竹炭博物馆馆长、文照竹炭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文照 先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组织专业教师在相关技术人员与专家的指导下,编写竹炭专业校本教材。  

  目前,学校着力做强做优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三大省示范专业,学校还准备将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目标与浙江省500强企业浙江元立集团需求对接,将电子与信息技术的专业与浙江凯恩电池、满源电池等电子企业需求对接,将电子商务的专业目标与遂昌千家网店的需求对接。着力发挥职教优势,助推地方经济。  

  人才培养对接市场需求  

  机电技术运用专业高三学生小朱在朋友的推荐下,到宁波一家电器企业应聘技术工的岗位。当天,有来自高校的学生和其他应聘者共20多个人应聘这个岗位,而最后通过笔试、面试,留下来的竟是年龄最小、学历文凭也最低的他。据招聘人员介绍,公司之所以选他:一方面是他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考取了上岗证书;另一方面是他在面试时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拥有在校时众多的社会志愿者的实践经历。  

  为使学生专业素质过硬,该校把着眼点放在了加强学生核心技能培养上。学校将每个专业的核心技能进行项目分解,形成系列化的项目教学,学生一入校就会知道自己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有哪些,是什么具体项目和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根据核心技能考核手册进行主动学习和强化训练。  

  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遂昌职业中专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包括礼仪队、家电维修队、环保部和普通服务队等,这些青年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奉献社会,用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汤公文化节、南尖岩国际摄影艺术节、洁净乡村等大型活动中,处处可以看到职业中专青年志愿者的身影。“除了培养技能型人才,遂昌职业中专青年志愿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遂昌青年志愿者的一面旗帜。”校长龚林鸿说。  

  在厚德中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该校从职高学生的学习状态、职业发展和心理特点出发,探索出了“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新模式,将其实实在在地渗透于教学、实践和生活的每个环节之中,基本实现了让学生“成型、成人、成才”的整体德育目标。  

☆本文章已被浙江教育信息报刊登http://www.zjjybkzs.com:8080/jyxxb/jyxxb_2.jsp?CategoryID1=0002&CategoryID2=00020007&ID=18017793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