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晚报】“非遗之花”绽放丽水校园
http://paper.lsnews.com.cn/czwb/pc/layout/202206/12/node_A01.html
“表演得真好!”“小小年纪就会唱戏,可真厉害啊!”……在“六一”活动中,遂昌县湖山小学学生组成的武十番乐队表演得到了爱心人士的点赞。
作为学校“一校一品”中的主打品牌,武十番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赵祥勇介绍,武十番是昆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会演奏的人员也出现老龄化的现象,为了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学校在2010年成立了武十番乐队,专门聘请了武十番老艺人唐兴宗作为指导教师,传授学生这一技艺。乐队成员除了每周五半天的拓展性课程训练外,每个周末也都在校练习。
每到大课间时间,走进武十番排练室,学生们都在吹打着手中熟悉的管弦和打击乐器。原本寂静的湖山小学在唢呐、云锣、提琴、二胡等乐器声中显得异常热闹。
湖山乡中心小学作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教学基地以来,在全校师生多年的努力下也收获了回报,近年来,乐队成员先后在各级赛事中获奖。四年级学生朱嘉虔是武十番的台前一员,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加入乐队,演过佘太君、杨宗宝等角色。朱嘉虔说:“通过学习武十番,我不仅对剧目有了新的认识,学得也很开心,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了。”
如今,湖山乡中心小学有25名武十番学生成员,不仅将“武十番”课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宽发展渠道,还成立了专门的武十番乐队。“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我们不仅要好好珍惜,还要好好传承和发扬。”赵祥勇说,因为武十番,学生们不仅课余生活更丰富了,也拥有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同样是非遗表演艺术,在莲都区刘英小学,学校每周开展的拓展课程里,非遗传承人杨建军会给同学们上丽水鼓词课。
一个鼓,一块板,以鼓和板相互配合演奏的说唱艺术,就有200多年历史的丽水鼓词。以往,传统鼓词以盲人演唱为多,口传心授。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丽水鼓词,2021年,刘英小学建立了丽水鼓词传承基地,在学校开设精品课程,让非遗的种子在校园落地生根。
“在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中,我们都进行方言大秀场的表演,让同学们通过方言来讲故事、演小品,也是为了选拔优秀的鼓词人才,进一步传承丽水鼓词这项非遗文化。”莲都区刘英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蓝烨说。